今年6月份,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郭丽英家庭被授予“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郭丽英个人荣获“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所在街道——莲花街道荣膺“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过去,郭丽英的抗癌英雄形象被大家所熟知,但这一次,晶报记者深入采访,郭丽英的丈夫刘秀夫也从幕后走到台前,讲述了他们24年来相互扶持、携手并进的爱心故事。
▲郭丽英 深圳市凤凰涅槃艺术团团长,曾获“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2019“中国好人榜”人物;2025年5月,荣获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抗癌24年,离不开丈夫的悉心照顾
郭丽英和刘秀夫两人原来都在哈尔滨当医生,刘秀夫于1997年先到深圳,郭丽英两年后也随之调来,夫妻俩都在深圳市福利中心工作。
郭丽英是一位懂得感恩的人,工作中特别积极主动,总想用拼搏来回报特区对她的信任。2001年,郭丽英被查出了乳腺癌晚期,这如同晴天霹雳,对她打击很大。在经历了手术、化疗、放疗之后,头发一把把地掉,她感觉活着的意义不大,曾经有了轻生的念头。作为丈夫,刘秀夫对妻子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平常,郭丽英就诊回来都是由刘秀夫背着上七楼的家里,两个女儿在后面帮扶。有一次回家后,刘秀夫把两个女儿叫到跟前,叮嘱她们尽量不离开妈妈身边,多与妈妈聊天。正是在丈夫和女儿的帮助下,郭丽英逐渐走出了阴影,慢慢熬过了患癌后的前五年——五年,对一名癌症病人来说就是一道坎。那年“五岁生日”,刘秀夫和郭丽英邀请了亲戚朋友,还有手术的医生夫妇、化疗医生夫妇,在一家东北饭店举办了一个特别的“生日会”,郭丽英夫妇打扮得很时髦,深情款款地合唱起了《牵手》。“说想死,其实还是害怕死,不想死,我有一千个不舍,一万个不舍,第一个不舍的是丈夫,第二个不舍的是两个孩子。”
就这样,郭丽英的抗癌之路走过了五年、十年、十五年,到现在都二十四年了。“我都是这样五年五年地给自己一个规划,从来不会买五年、十年后的衣服,因为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活到那一天。我活到现在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郭丽英与丈夫、女儿、外孙合影。
为了一个承诺,成立凤凰涅槃艺术团
2006年,郭丽英受邀参加一个“全国首届癌症康复者文艺汇演”的演出。主办方邀请了“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爱心大使”丛飞,由于丛飞患病嗓子不行,唱不了歌,让副团长郭丽英拉小提琴伴奏。郭丽英从小就开始学小提琴,师从日本军乐团小提琴首席佐藤老师。
在那次演出中,郭丽英拉小提琴伴奏,丛飞现场演哑剧《生命恋歌》。歌词是郭丽英写的,刘秀夫帮助润色。
丛飞走后,给郭丽英留下一本他的书,还有一个丛飞的义工号以及一个光盘。丛飞临走前,郭丽英对他说:“只要我还活着,只要我孩子放心,我一定把艺术团办起来。”正是为了这样一个承诺,郭丽英这位从来没有做过管理的人开始自任团长,成立了深圳市凤凰涅槃艺术团,通过艺术表演来鼓励更多癌症患者树立起战胜癌症的勇气。
万事开头难,这十多年来,郭丽英到医院一个个去找癌症团友,从最初的五个、八个,到最后一个团队,有喜欢唱歌的,有喜欢跳舞的,把他们组织起来定期进行排练。郭丽英当团长,负责掌控大局,后面的撰稿、组织、协调都交给了丈夫刘秀夫还自掏腰包给团友们买盒饭、发盒饭。
每一场演出结束后,都是丈夫刘秀夫开着一辆比亚迪手动档的汽车过来拉舞台道具。别看这车小,但所有的演出道具全都能装完。有一次,演出所用的“生命之歌”四个铁丝吊字从舞台上掉下来把车砸坏了,刘秀夫还得自己掏钱去修。
“别看我得了癌症,但是我没被家人抛弃,我感觉特别幸福。我对女儿都没有对团友们贴心,从上大学、找工作到结婚,两个孩子很懂事,都不用让我操心。”郭丽英说。
▲郭丽英与丈夫刘秀夫。
丈夫也患癌,夫妇俩相互搀扶前行
郭丽英在化疗时,丈夫刘秀夫对她不离不弃。当时,刘秀夫对郭丽英说,咱们一家四口人缺一不可,你放心,咱们这房子可以不装修,毛坯房搬进来就行,把所有的钱都支出来为你治病。等郭丽英病情稳定后,刘秀夫退休了又被返聘,白天在单位上班,晚上回来给郭丽英写出席活动的串词。
如今,刘秀夫得了胃癌,郭丽英的整个天都塌了。“当他得病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家的支柱倒了,那个时候我真的是崩溃了。他自己一开始也是不知道,为了我们这个艺术团挺拼的。我们这个艺术团没有造血功能,大家都是癌病患者,我们不能收会费,大家上午和下午排练,中午只能吃盒饭。”好多团友都跟郭丽英说,“郭姐,我们就买最便宜的盒饭,能吃饱就行了。”
郭丽英坦言,艺术团需要刘秀夫,就是因为她没有钱请不起人。刘秀夫高度近视,一个眼镜一千多度,写串词、写诗、挑照片都是他的活,有时候还兼团里的大夫,免费为团友看病。如今,他自己得了胃癌,没办法继续帮她了,后来小女儿大学毕业回到深圳,接过了团里的很多活,郭丽英才能腾出手来照顾丈夫。
“他的胃整个切除了,医生把食道和肠连在一起,这叫吻合口。一天要吃七顿,都是汤汤水水,开始时连喝水都堵。大家都知道食管多薄,肠道多薄,这个吻合口既不能让它受损,也不能堵住,不能吃干的,还得够营养。我就把他当婴儿养,从喝水、喝牛奶、喝营养液、喝米糊开始,到吃大米饭。现在你知道他能吃多少东西吗?他能吃十五个东北大饺子!”郭丽英说,“我不敢让他多吃,我说,来日方长,慢慢吃,只要我活着你就有得吃!”
为了分散丈夫的注意力,郭丽英教大外甥女拉小提琴,最开始给她买的是一把儿童小提琴,没想到她悟性好,很有天赋,小学一年级就考上了深圳大剧院青少年少儿交响乐团,今年才九岁,已经在大剧院参加演出十多次了。看着外甥女拉小提琴取得的进步,郭丽英一家子都很快乐、开心。
丈夫刘秀夫经过化疗曾经瘦得皮包骨头,经过郭丽英的精心照料,他现在营养跟上后又长回来了,现在能吃正常饭菜,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作为癌症病人,刘秀夫在妻子的照顾下熬过了第一个“五年”的坎,夫妻俩的生活重回正轨。
“我们是自由恋爱结婚的,我得病了他从没放弃我,照顾了我十多年,现在他的后半生我来照顾。他比我大一岁,我们俩现在是互相搀扶着往前走。我要先走了,他也可怜,同理,他要先走了,我也可怜。最重要的是,我这个艺术团能走到今天,没有他肯定不行,因为我文笔不行,他的文笔比我强多了。”
编辑 刘珂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爱读书的深圳人# 地铁站里的小读者,2025年3月25日,在地铁2号线侨香站内,一位小读书手捧的漫画书《今天也想抱抱你》。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插画设计师,这是一本治愈系的漫画,读完这本书的小可爱们,就如同书中人物一样,再次看到自己的内心,重新认识自己。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36
俯拍南山后海中心河公园 图为9月9日拍摄于后海中心河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后海中心片区的滨水公共空间,北起东滨路,南至深圳湾出海口,单侧长约2.2公里,总面积约6.4万平方米。 公园以“一河碧水,两岸繁花”为主题,在保障排洪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景观优化和功能复合提升,打造了阳光沙滩、河口乐园、嬉水园等特色空间。设有全龄友好活动设施、光伏发电装置及智能设施,如太阳能充电座椅、智慧庭院灯等,实现了低碳与生态融合。去年该公园获得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颁发的能源和碳减排(Energy and Carbon Reduction)类别荣誉奖。#读特小记者#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