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日前举行,对推动全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全面研究部署。近日,记者走访地处南海之滨、广东东大门的潮州市饶平县,了解到当地依托533平方公里海域资源和136公里海岸线禀赋,紧抓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契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产业升级为抓手、三产融合为突破,积极探索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路子。2024年,该县水产品总产量20.47万吨,产值近60亿元,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正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为丰实粤海粮仓注入蓝色动能。
饶平海域的重力式深水网箱。
创新技术发展海水种业
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水产种业是关键一环。饶平县立足全省最适合开展海水育苗的海域优势,创新突破亲本筛选、强化培育等8大海水鱼类育苗关键技术,实现花鲈鱼苗从完全依赖外省购入到首批产出3000万尾的跨越式发展,填补省内花鲈鱼种苗培育历史空白。目前,饶平建设的全省首个花鲈良种场,满产后年可培育优质花鲈苗3亿尾、年产值达2亿-3亿元,这一成果两次写进省政府工作报告。
立足全省最适合开展海水育苗的海域优势,饶平县在发展年产值超10亿元、涵盖200多家对虾育苗场和100多家鲍鱼育苗场等传统海水育苗产业基础上,加快总投资8000万元的饶平县万佳省级花鲈良种场建设,规划建设总面积1600亩的现代化海洋牧场种业产业园海山分园。此外还发挥技术优势,推动原有300多家“小散乱污”对虾、生蚝、鲍鱼等育苗户的升级改造。
“木改塑”推动生态改善
这边是水产养殖技术关键点的突破,而另一边,在更广阔的大海上,一场规模空前的“木改塑”产业升级正加速进行。针对传统木质渔排易损坏、污染大、养殖效益低等问题,饶平县科学划定养殖空间布局,推进近浅海传统渔排焕新升级,分期分批对5.9万格传统木质渔排进行拆除、改造。目前,已累计清拆传统木质渔排约2.1万格,投放、改造新型环保塑胶网箱近1.3万格。
为破解新型塑胶网箱投入大、资金难困局,饶平县采取“政府+国资平台+企业”发展模式,通过“以租代建”模式将设施租赁给养殖户,缓解养殖户的建造资金压力。一系列的举措置换出广阔的海洋发展空间,助力饶平实现海域生态环境改善和渔民增产增收“双赢”目标。
投放重力式深水网箱是饶平县向深海要收益的又一法宝。目前,荣汛、杰汛等10多家企业累计投放重力式深水网箱514口,投放海鮸、云龙斑、甘鱼、白花鱼等鱼类约500万尾,最高年产值可达7亿元。
做活“水产品”文章
海洋牧场建设不单是产业升级,饶平县以全链发展为目标,将“一产托底、撬动二产、拉动三产”作为融合发展路子,致力做活“水产品”文章。
饶平充分发挥“中国海鮸之乡”等金字招牌作用和饶平县海鮸养殖规模占国内50%以上的产业优势,加快推进总投资6.5亿元的预制菜省级现代产业园和潮州港食品工业标准化厂房建设,大力拓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为水产品加工及预制菜企业提供抱团发展新空间。
目前,全县共有水产品深加工规上企业11家,2024年总产值达14.22亿元;培育5家预制菜重点企业和6家预制菜原材料生产供应基地,开发出海鮸鱼鳞水、海鮸鱼扒、海鮸酸菜鱼、咸鱼粒等网红“爆品”;以饶平海鮸为原材料的预制菜于2024年首次出口欧洲市场。
饶平还加快规划建设滨海旅游休闲项目,2024年累计接待滨海旅游217.52万人次、旅游收入4.0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7.13%、30.65%。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温静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