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渔一社康中心的中医诊室,副主任中医师张雪琴佩戴在胸前的党员党徽熠熠生辉。这位有着15年党龄的医生,用扎根基层8年的坚守,诠释着党员医者“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
社区居民为张雪琴医生(右一)送来锦旗
从三甲医院到社区诊室
一场“向民而行”的转型
2017年,张雪琴告别了工作6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二中心医院,选择扎根南山区基层医疗。“当时爱人工作调动,孩子要上学,来社康离群众近,更是件好事。”回忆起当年的选择,她眼中满是笃定。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二中心医院时,张雪琴深耕中医颈肩腰腿痛专科,是康复理疗领域的骨干。但社康的工作版图远比她想象的更广阔:从几个月大的婴儿到百岁老人,从内外杂症到妇科、儿科常见病,再到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都需要医生统筹施治。“在医院是‘专才’,到社康得做‘全才’。”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2022年她主动报名参加全科系统培训,在罗湖区中医院进修中医全科知识,最终加注中医全科执业范围,完成了从“中医师”到“全科中医师”的蜕变。
这种转变带来的不仅是能力的拓展,更有独特的职业获得感。“在三甲医院,患者多是冲着‘专科’来。但在社康,我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家庭,他们的健康全生命周期都需要守护。”张雪琴笑着说。
党员党徽在身责任在心
双重身份的双重担当
“戴党员党徽坐诊,对我是约束,更是动力。”作为一名老党员,张雪琴始终以“亮身份、亮责任、亮承诺”要求自己。在她看来,党员医生的“双重身份”意味着双重担当:既要用精湛医术解除患者病痛,更要心系群众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去年夏天,一位外卖小哥捂着腰冲进社康,因突发腰扭伤无法工作。了解到他孤身在深、未办社保,张雪琴立刻牵头为小哥建立家庭病床,带着团队上门针灸、送药,同时为他申请了“民生微实事”项目经费。两周后小哥便重返岗位,并节省了近千元治疗费用。
“中医讲究‘治未病’,党员医生更要‘治心病’,让群众花小钱、看好病,才是真的为人民服务。”在社康,张雪琴也常为异地就医的“候鸟老人”奔走。这些老人大多在深无医保,她便手把手教他们操作进行异地医保认证,开药时也尽量用最便宜的中药解决难题。有位天津来的老人,多年的糖尿病让他身患十余种并发症,皮肤发热,彻夜难眠。张雪琴仅用1.2元的草药,三天就让他睡上了安稳觉。
张雪琴医生为居民看诊
守正创新
让传统中医在基层焕发新生
“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这是张雪琴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融合多家名中医特色疗法的医者,她始终致力于将传统智慧与现代需求有机融合。
在她的诊室里,既有“世家良方”,也有与时俱进的“新疗法”:为小儿推拿时,她会结合现代解剖学调整手法;在面部中药贴敷过程中,通过石膏导热促进中药细粉吸收,达到美白淡斑祛痘消炎目的;治疗脂溢性脱发,她率先采用头皮微针结合药物导入技术;面对失眠焦虑患者,她在中药调理基础上引入经颅磁治疗仪。
最让人动容的是一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故事。患者曾必须依靠3片艾司唑仑才能入睡,瘦了10公斤,连就诊都需家人陪同。张雪琴没有急于用药,而是先为其调脾胃:“饭都吃不下,再好的药也吸收不了。”一周后患者食欲恢复,她再慢慢用中药替代西药,两个月后患者药量减至半片,还笑着说“想试试全停”。“中医讲‘整体调理’,作为党员医生更要‘身心同调’,让患者既康复身体,又重拾生活信心。”张雪琴说。
据了解,针对日益凸显的居民睡眠与心理健康需求,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在田厦和渔一社康中心开设了首批睡眠心理门诊。张雪琴介绍:“渔一社康以中药内服、针刺调神等中医诊疗为主导,有效融合星状神经节照射、经颅磁刺激等西医疗法及心理干预。”她强调中西医协同的诊疗优势:“西医可以快速缓解急性症状;中医则通过整体辨证改善睡眠核心问题,调理体质失衡,实现‘未病先防’。”该门诊至今已服务逾千名患者。
寄语后辈
做经得起群众检验的党员医者
从部队医院到社区诊室,15年党龄与15年临床经验交织,让张雪琴对“医者”与“党员”的身份有了更深理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二中心医院,每周的政治学习教会我‘纪律如铁’;在基层,群众的笑脸教会我‘初心如磐’。”她连年被评为“医德医风优秀医师”,诊室墙上挂满的锦旗,正是居民对她的最高褒奖。
面对年轻的党员医务工作者,她常说:“把个人利益放轻些,把群众需求看重些。”在她看来,党员医生的先锋模范作用,就藏在为患者多解释一句病情里,藏在帮老人节省几元药费里,藏在为疑难杂症熬红的眼眶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为他们做了什么,他们都记在心里。”
如今,张雪琴依旧每天穿梭在诊室与理疗区之间,看诊、针灸、带教年轻医生,一刻不停连轴转。有患者问她累不累,她看着诊室外等候的人群说:“这么多街坊需要我,哪能停下来歇着。”
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二中心医院到基层社康,从专科骨干到全科医师,张雪琴用15年党龄书写忠诚,用15年医术守护健康。在南山区基层医疗的版图上,她就像一颗螺丝钉,扎根群众之中,用初心与坚守,成为南山基层医疗最温暖的注脚。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铲屎官们,#携宠出行好物分享#开麦啦! 高铁能携宠,景区也友好,但各位铲屎官的出行装备跟上了吗?快来鹏友圈晒出你的携宠出行好物,无论是塞兜里的免洗脚垫、秒变豪宅的折叠箱,还是防社死的除臭喷雾,安利/避雷统统欢迎!带话题发布动态,一起解锁带毛孩看世界的快乐!晒好物+心得,优质安利直接上榜!
00:05
《2025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发布,深圳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三
桑科大草原
01:20
学习老式藏舞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