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是雪山与大海的紧密携手、并肩前行;
30年,是深圳白衣天使在雪域高原不变的奉献。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广东对口支援西藏工作的启动,在深圳对口帮扶统筹谋划下,深圳市医疗卫生系统也开启了风雨不变、长达30年的柔性援藏历程。其中,南山区卫生健康局先后派出10位医疗工作者,分别是来自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的3位资深医护人员、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的4位医疗骨干、南方科技大学医院的1位专业人才,以及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的2位专家,他们以专业的医疗技术和深厚的人文关怀,将健康播撒在林芝市、察隅县等需要医疗援助的边陲之地。
在援藏工作30年之际,让我们走进几位深圳医疗援藏干部人才,从他们的援藏故事中感受那份镌刻在雪域高原上的无私大爱与医者仁心。
朱荣辉:凌晨时分上台手术也是家常便饭
“在援藏的日子里,常常半夜起来紧急抢救病人,凌晨时分上台手术也是家常便饭。”时隔十余年,回想起当初援藏、在西藏察隅工作的日子,现就职于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的朱荣辉依然激动不已。
2010年7月,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的医生朱荣辉被选派成为深圳市第六批援藏医疗技术干部,任职察隅县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及县人民医院副院长。
援藏期间,他事业心强,工作认真负责,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原则,对待患者不分家境贫富、地位高低,始终把患者的生命放在第一位。他视患者如亲人,乐于奉献。在西藏工作的日子里,他常常半夜起来紧急抢救病人,凌晨时分上台手术也是家常便饭。凭借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他成功使数十位生命垂危的患者重获新生。
朱荣辉还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倡导“天使之心”援助计划,利用自身资源将两名患先心病的儿童送到深圳手术,并争取了“中国整形救助资金”救助了一名全身重度烧伤致残的女学生。他还成立了“察隅县贫困农牧民医疗救助金”,救助了40多名需要救治的当地农牧民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医者一生坚守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和庄严承诺。
2012年7月,由朱荣辉医生主导的“天使之心”援助计划成功实施,两名来自察隅县的先心病患儿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顺利康复。
刘娟琴:90后的“优秀援藏干部”
2018年5月,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的新生儿科护士刘娟琴瞒着父母报名,成为了广东省柔性援藏医疗队的一员,奔赴林芝市人民医院开展医疗援藏工作。她克服高原反应,坚守岗位,参与多次紧急抢救,展现了90后姑娘的奉献与担当。
在林芝市人民医院工作期间,刘娟琴护士不仅参与紧急救治工作,还积极传授医疗技术和健康生活习惯。她协助科室制定培训计划,规范护理记录,加强医护配合,使新生儿科运转走上正轨。她还发现当地居民喂养习惯问题,并推广母乳喂养,开展健康宣教活动。
刘娟琴护士在援藏期间表现出色,被授予“优秀援藏干部”荣誉称号。她服从组织安排延长服务时间,并参与多项义诊和服务保健活动。她牢记政治责任,出色完成医疗援藏使命,与团队成员及同事们构筑起农村贫困人口的健康“安全网”,展现了深圳人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的精神。
2018年11月,援藏期间,刘娟琴护士轻柔地呵护着襁褓中的小婴儿。
吴王敏:体重骤减十余斤的护理天使
2016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的骨科护士吴王敏作为短期援藏人才,选派到察隅县人民医院,作为医院唯一的护理专业指导者,肩负起护理专业的指导重任。
吴王敏严格按照二级医院的护理标准,白天深入临床一线,传授专科护理、病房管理、院感防护等宝贵知识,不遗余力地提升当地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夜晚则默默耕耘,为医院申报二乙等级评审精心准备材料,制定规范的护理病历指引,常常工作至深夜,确保每项工作都尽善尽美。
在三个月的援藏时光里,吴王敏以无私的付出和不懈的努力,赢得了当地藏民、医院员工及主管部门领导的高度赞誉。她的身影成为了察隅县人民医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传授了医术,更传递了温暖与希望。尽管援藏生活让她体重骤减十余斤,但她的内心却因能够为藏族同胞贡献自己的力量而感到无比充实与满足。
2016年7月,当地民众赠予吴王敏护士一面绣有“光明天使,济世良医”的锦旗。
郑木平:填补空白的英雄医师
2016年5月,南方科技大学医院的郑木平医生加入广东省第八批援藏医疗队,赴察隅县人民医院进行为期3个月的对口帮扶工作。在他的努力下,1063名门诊病人得到了有效诊治,63台手术成功实施,其中多项高难度手术更是填补了当地医疗领域的空白。
在帮扶期间,郑木平医生积极响应县政府号召,深入基层,对62位扶贫对象进行了全面的健康检查与分类诊治,成功助力3例重症患者重获新生。他的行动不仅为贫困患者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更在当地树立了民族团结的典范。他还充分利用周末时间,放弃休息,主动下乡开展巡回义诊服务。在偏远山区与藏民聚居地进行义诊,不仅发现了多例急需救治的病患,更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争取到了宝贵的救治机会,也为双下肢畸形的孩子带来了希望之光。
郑木平同志在医疗帮扶中注重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做好传帮带工作,提升了当地年轻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因在援藏工作中表现突出,他被评为2016年度优秀援藏工作者。这段援藏经历已成为他生命中最坚韧、最温暖的部分,他将继续坚守初心,心无旁骛地造福患者。
2016年5月,郑木平加入了广东省第八批援藏医疗队,前往察隅县人民医院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医疗援助。他与藏族的医护同仁们紧密合作,赢得了当地群众的赞誉。
陈文龙:高山下的“移动诊所”
2022年7月,陈文龙医生被选派到察隅县下察隅镇卫生院开展柔性帮扶工作。他不仅驻守在卫生院,更是化身为“移动诊所”,穿梭于各个村寨之间。
面对卫生院设备不足、流程不畅的现状,陈文龙医生亲力亲为,从更新抢救设备到优化急救流程,每一步都凝聚着他对患者生命的尊重与守护。他深知,每一次及时的救治都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在他的努力下,成功抢救并转诊了十余例急危重症病例,让无数家庭重拾希望。
对于居住在偏远山村的老年人,尤其是那些饱受慢性病折磨、行动不便的患者,获得医疗服务是非常的艰难。陈文龙医生亲自上门问诊,不仅为患者提供治疗,还对他们的家庭成员进行健康教育,教授疾病管理知识。这一举措,缓解了患者的身体痛苦,极大地减轻了家庭的心理负担,赢得了当地藏民的深深敬佩。
在一次访问中,陈文龙医生得知两位平均年龄70岁的老人,因长期卧床,深受肺部疾患及消化道肿瘤的折磨。考虑到路途的险峻和老人的实际情况,他毫不犹豫地决定亲自前往。山路蜿蜒曲折,每一次出行都是一次冒险,但他从未退缩。每一次到访,不仅仅是医疗上的帮助,更是对患者及其家人精神上的巨大慰藉。
2022年8月,陈文龙医生毅然投身于广袤的乡村前线,他的足迹遍及每一片土地,亲赴患者家中进行实地问诊。
蔡永康:偏远乡卫生院的“定海神针”
2023年7月,蔡永康医生被选派到偏远的察瓦龙乡卫生院。在这里,他面对的是一个医护人员紧缺且技术力量薄弱的环境。但他并没有退缩,而是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医术迅速成为乡卫生院的“定海神针”。
蔡永康医生在一年间主导疑难病例讨论500余人次,指导分析心电图、DR等报告400余人次,并先后参与察瓦龙乡7.20车辆坠崖事故、4.09路外事故、4.30重大交通事故现场救援工作,成功挽救事故受伤人员8人、处置事故死亡人员6人;及时参与多起滇藏线意外伤害事件受伤人员;成功抢救或上转急性心肌梗塞、主动脉夹层、急性胰腺炎、重大外伤失血性休克、脑出血、颅底骨折、脊柱骨折等急危重症患者20余人。
蔡永康医生不仅致力于医疗救治,还全方位参与辖区医疗、应急救援培训等工作,积极参与慰问活动、寺庙僧尼体检、医疗保障等,同时开展传染病防治宣讲,提升当地健康教育水平。他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提升卫生院诊疗能力,为当地群众带来便利。他通过“传帮带”的培训方式,为察瓦龙卫生院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年轻医生。
2024年7月,蔡永康医生为寺庙中的僧尼提供了专业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缓解内心的压力,同时进行了全面的身体检查,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
三十年来,南山区卫健局始终与西藏林芝市、察隅县各医疗卫生单位携手前行。三十年的援藏历程,见证了南山区卫健局与西藏人民之间深厚的友谊。
粤藏情深三十载,以爱之名守护藏族同胞生命。在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的宏观指导下,深圳市第十批援藏工作组积极协调与推动,不仅确保了南山区卫健局援藏工作的顺利开展,还促进了粤藏两地医疗卫生领域的深度合作与交流。每一份付出都凝聚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爱护,每一步前进都代表着对未来的期许与承诺。深圳医务工作者们的奉献精神将永远镌刻在雪域高原的历史长河中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和宝贵记忆。
编辑 李斌 审读 匡彧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