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项技术创新,沙湾河深圳水库截排工程建设迎来重要节点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 通讯员 王泽勋
07-01 16:3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记者7月1日从深圳市建筑工务署获悉,深圳市重大水利基础设施项目沙湾河深圳水库截排工程近日迎来里程碑式进展,随着“通泽号”泥水气平衡盾构机顺利始发,这项民生工程正式转入地下隧洞施工攻坚阶段。

沙湾河深圳水库截排工程是深圳水库饮用水水源水质的重要保障工程,也是缓解沙湾河流域内涝的民生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深圳水库流域防洪排涝能力,对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改善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目横跨龙岗和罗湖两个行政区域,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调蓄工程和截排工程。调蓄工程包括4座调蓄湖,总占地面积31.61万平方米,总调蓄库容136.65万立方米;截排工程隧洞全长约6716米,设计截排流量160立方米/秒,含进口段、隧洞段、出口段。

“其中隧洞段的施工尤为关键,我们采用了泥水平衡盾构工法。”项目主任郑磊介绍,该项目使用的“通泽号”泥水气平衡盾构机是该工法的核心设备,其开挖直径达10.49米,整机长度约125米,能够应对软土、破碎带和风化硬岩等复杂地质条件。

针对盾构隧洞“长、硬、险、杂”的复杂工况,项目在盾构机上应用了多项创新技术,包括复合式带压刀盘、螺旋机与泥水直排双通道出渣系统以及内置的颚式破碎机等,这些创新设计使得盾构机无论在软土、破碎带还是强风化至微风化硬岩地层,均可稳定作业。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运用国内领先的盾构管控平台,自动采集盾构姿态、沉降、刀盘磨损等300余项参数,经过管控中心分析、研判,为施工安全提供保障。“项目从经验驱动转型至数据驱动,依托管控平台海量施工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可实现对沙湾河截排工程盾构施工的集中化、智能化管理。”郑磊表示。

此外,项目还将引入深圳地区首台下沉式竖井掘进设备,该设备通过精准控制沉降和液压驱动,可有效应对复杂岩层和环境条件,提升施工精度。

(图片由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提供)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徐恬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 通讯员 王泽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