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区“湿地小卫士”“森林碳碳员”上线

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绮蔚 通讯员 马牧/文 严格 张树娥/图
06-30 12:0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深圳市盐田区多部门联合开展小学生校外自然教育实践活动,田东小学50余名师生走进广东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在自然课堂中开启“湿地小卫士”“森林碳碳员”的生态探索之旅。此次活动以“自然教育助力成长,校社携手共创未来”为目标,多部门协同构建“政府支持、教育引领、林场助力”的协同育人新模式,为推进基础教育与自然教育融合提供实践样本。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盐田管理局发挥资源整合优势,为活动提供政策扶持。盐田区教育局统筹学校资源,选定田东小学作为首批试点。广东省沙头角林场(广东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依托森林生态资源,派出专业导师与学校教师共同设计“湿地小卫士”“森林碳碳员”等互动课程。多方合作形成长效机制,实现自然教育资源与学校需求的精准对接,开创“学校+自然”协同育人创新模式。

活动中,学生沉浸式体验激活自然课堂。在导师引导下深入森林,他们通过触摸树皮、辨识植物、测量树木等方式感受生物多样性,导师结合深圳本土植被讲解植物生存智慧,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室内环节中,学生用彩笔记录动植物特征并分享交流,在实践中深化生态认知。带队教师表示,自然教育延伸了课堂学习,既提升学生观察探究能力,也培养了生态保护责任感。

作为落实“双减”政策与“大思政课”建设的举措,盐田区长效化布局推动素质教育,将持续整合资源,打造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自然教育课程,构建“全域育人”的素质教育生态圈。区教育局计划扩大活动覆盖范围,广东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也将推出“森林小卫士”“自然科考营”等系列课程,通过“政府+学校+公园”三方合作机制,推动自然教育常态化、品牌化,为培养具备生态素养的新时代接班人奠定基础。

此次活动标志着盐田区在“自然教育+基础教育”融合发展中迈出关键一步,通过校外实践资源与学校教育的深度结合,推动形成“自然赋能教育,教育回馈生态”的良性循环,为素质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编辑 李斌 审读 刘彦 二审 杨渝嘉 三审 闻坤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绮蔚 通讯员 马牧/文 严格 张树娥/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