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公共机构节能的“深圳模式”和“深圳经验”,盐田区行政文化中心积极开展“近零碳机关”项目建设。2024年8月开始,经过为期约4个月的建设,在盐田区行政文化中心建设了屋顶光伏发电系统、车网互动充电桩、分布式储能设备、空调AI智慧管理系统及建设智能微电网调控平台五大内容。整体建设完成后预计将吸引社会投资共计约738万元,19年产生1965万元的节能收益,后续将辐射到盐田区其他公共建筑改造投资额达上亿。
据了解,区行政文化中心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包括文化馆屋顶和行政中心屋顶,总装机面积约为2500平方米,总装机容量达到477kWp,日平均发电量1370度,年发电量约50万度,年碳排放减少226吨。目前,已经试运营1个月左右,已发电超10万度绿电,运行效果良好。
区行政中心安装了2台20kW的V2G车网互动充电桩,5个120kW直流双枪快充桩和2个160kW直流单枪超充。车网互动充电桩具备充放电控制、双向功率变换、安全保护、电力调度和有序充放电等多项功能,结合智能控制功能,不仅能给电动汽车充电,还能在电网需要时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能量回馈给电网,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通过参与电力峰谷调节和电力市场交易,达成电动汽车与电网能量的高效互动,车主和公共机构均能从中获得经济收益。
为配合电网削峰填谷、提高光伏消纳度,区行政中心配置了容量为1160度的电化学储能系统,可平抑光伏发电波动和作为备用电源,并可通过转移建筑用能的峰谷负荷,达到削峰填谷的效果,每年可为机关节约电费支出27万元。电化学储能系统外围设置了低碳文化墙,以插画形式,将盐田区近零碳机关、生物圈三号、深能环保园等多个标志性绿色低碳场景融合在一起,彰显盐田区的绿色低碳发展独特魅力。
为系统掌握和调度盐田区行政中心能源应用及运行情况,建设了以能源调度、源荷互动为核心的智慧微电网系统,并构建了三大场景。一是全景监控。在管理驾驶舱页面,通过两侧图标可以一屏掌握光伏、储能、充电桩等各用能单位的核心数据,并可预测未来24小时的光伏发电曲线和用电需求,为智能调度策略提供依据。二是智能调度。具备光伏消纳最优、削峰填谷等多个智能调度策略。在光伏消纳策略执行后,储能系统会优先存储光伏发电,提高机关光伏本地消纳率。三是柔性互动。当电网遇到尖峰负荷冲击时,执行削峰策略,储能系统和V2G充电桩作为柔性负荷可优先供本地负荷使用,降低电网尖峰负荷冲击。在填谷策略中,储能系统和V2G充电桩可在该时段通过吸收市电来增加用电需求,减少电力机组频繁启停。
此外,对区行政机关的空调进行了节能改造,围绕主机侧、冷冻冷却侧设备,搭建全新机房群控系统,AI调优建立供水温度与供水流量最佳匹配关系,年节能率预计可达13%,年减少排放130吨二氧化碳。
通过对区行政文化中心大楼开展“近零碳机关”建设,可抵消区行政中心政府会务活动碳排放,且该项目成功入选深圳市第四批深圳市近零碳排放建筑试点,未来将成为盐田区又一低碳、近零碳展示样板,为实现盐田碳达峰碳中和示范区起到关键引领性作用。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刘彦 二审 王雯 三审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