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走进深圳园山,见证联合飞机科技“翱翔”之路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文/图
06-29 14:3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为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低空经济活力奔涌,创新引擎何在?近日,由中宣部组织的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团带着此问深入深圳龙岗园山联合飞机,探寻这家无人机明星企业如何以硬核科技,撬动产业新未来。

走进联合飞机的基地,仿佛踏入了一个无人机的奇幻世界。各类造型独特、功能各异的无人机整齐排列,展示着企业强大的研发实力与创新成果。联合飞机集团深圳基地总经理李晓亮介绍,经过多年深耕,公司已形成全系列、多用途工业级无人机产品体系,广泛应用于国防建设、应急救援、消防灭火、农林植保、电力巡检、物流运输、警用执法等诸多领域,成为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农业植保领域,联合飞机Q100农业无人机成为农户眼中的“香饽饽”。这款无人机集喷洒、播撒、运输、航测于一体,最大载重量达65kg,具备避障和仿地飞行能力,智能化的操作更是升级了播种、施肥撒药、水产养殖、农产品转运等环节,有效解决了农业技术员短缺的难题。据了解,目前该机型已售出六千多台,国内市场几乎实现全覆盖,国外则畅销至东南亚和韩国等地区。

李晓亮称,今年Q100农业无人机的销售目标是一万架,销售额预计可达六个亿左右。“买这款无人机相当于购置了一个赚钱的生产工具,它的效率比人工喷洒农药提升了20倍以上,自然备受市场青睐。”企业工业设计师唐安澜透露,在设计时团队深入农村调研,针对农村道路狭窄、皮卡车难以通行等问题,特别设计了以三轮车为基础的自主降落平台,极大地方便了农户使用。

除了农业领域,联合飞机的无人机在应急救援方面同样表现出色。鲜红色涂装、极具未来感的大载重无人机TD550格外引人注目。今年上半年,TD550取得国内首个无人直升机型号合格证,其最大200公斤的载重量以及高原作业能力,使其在物流运投、应急救援领域大显身手。在京津冀、安徽黄山、广西等地的防汛战役中,TD550 圆满完成物资投送、通信中继、防汛侦察等任务,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联合飞机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6吨级倾转旋翼飞行器镧影R6000,更是代表了公司在技术创新上的重大突破。巡航时旋翼倾转为固定翼模式,最大速度达到 550km/h,突破了传统直升机的速度限制,可连接相距4000km的地点无需转乘,载人载物两用,甚至能够实现长距离无人驾驶有人乘坐。李晓亮分享,联合飞机计划年内生产4至5架试验机,预计三年后投入物流配送市场,并有望在五年内获得载人适航许可证并正式开启商业化客运运营。届时,镧影R6000将化身“空中小轿车”,为商务和家庭出行带来全新选择,真正改变人们的出行和生活方式。

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联合飞机并非一帆风顺。研发总监杨光学以镭影Q20无人机为例介绍,产品在实际高频飞行任务中运行上千小时后,曾出现疲劳损伤迹象。面对这一问题,研发团队迅速启动材料更换计划,经过三轮材料测试,每轮均进行上百小时的连续飞行,在测试基地搭建模拟高频飞行场景,实时记录关键结构受力与磨损情况,推动设计优化。杨光学表示,任何好产品都需不断优化,研发人员要依据实际使用反馈,形成正向闭环,持续提升产品性能。

目前,联合飞机已在京、粤、皖、陕、川、沪、黑、桂等地实现产业布局,打造了集无人机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部装总装、集成试验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基地。公司拥有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飞行控制系统和电控共轴技术打破西方国家技术封锁,填补了国内空白。

李晓亮表示,深圳作为“无人机之都”,为联合飞机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大量的研发人才供给、完美的供应链配套以及政府在航线补贴等方面的政策扶持,促成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深圳在低空经济领域的诸多创新举措,如率先出台全国首部关于低空经济的地方专项法规、累计开通近 300 条无人机航线、建成 756 个各类型低空起降点等,都为联合飞机等企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产业生态。

展望未来,联合飞机将扎根深圳园山,继续秉持创新精神,不断拓展无人机的应用场景,提升产品性能,为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我们希望利用自身技术改变未来人类出行方式,参与到未来的智能化、立体化交通网络的革新之中。”李晓亮说。

编辑 刘彦 审读 秦天 二审 李璐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