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荔枝品鉴会成功举办 助力南山荔枝从“地域特产”向“文化IP”升级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06-27 17:5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家在南山园,共话荔枝缘

6月26日,“家在南山园,共话荔枝缘”——南山荔枝品鉴会,在南山区党群服务中心顺利举办。一场集合15种不同品种荔枝的浸式品鉴、南山荔枝IP形象打卡体验、荔枝科普知识与荔枝文化的深度讲座、荔枝衍生产品、“童心护树-小小古树守护者”与助农消费等为一体的荔枝品鉴会,让500多位市民直呼真是大开眼界!百年名种桂味凭实力摘得“百姓最受欢迎荔枝”桂冠,印证其“荔枝之王”的舌尖共识。

本次活动是由扎根南山的社会组织代表、荔枝研究学者、企业代表、果农代表共同倡议发起。由南山区“社创+”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与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深圳综合试验站联合主办,并得到了南山区妇联、南山街道办、南山区党群服务中心、南山区社会组织总会等单位的鼎力支持,此外,深圳市版权协会、深圳市南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深圳市龙荔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商银行深圳分行营业部与部分南山村果农代表等均对本次活动给予赞助支持。

多维矩阵沉浸体验:从科普溯源到舌尖盛宴

本次活动巧妙融合千年荔枝文化、前沿科普知识、沉浸式品鉴体验与现代消费场景,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了作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南山荔枝的非凡魅力,开启了从“地域特产”向“文化IP”升级的创新之旅。

活动伊始,《南山古树荔枝》宣传片率先铺开了一幅古树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壮美画卷,镜头里虬枝盘曲的百年古树与现代化产业园交相辉映,金黄荔海在光影中流淌出传统与创新共生的勃勃生机。接下来,深圳市版权协会罗凌秘书长深度解读南山荔枝品牌IP打造思路,巧妙将年轻情感符号注入传统农产品品牌内核,赋予老字号鲜活的时代生命力。

随后,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乔方教授介绍了其领衔的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深圳试验站,以科技赋能荔枝产业:参与培育众多荔枝创新品种,并研发逾百种深加工产品(如荔枝巧克力、化妆品等),推动南山荔枝从传统水果升级为“科技+文化”双IP标杆。香港科技大学姬超老师则以《长安的荔枝》为线索,聚焦唐代市井生活肌理:通过商旅驿道、坊市交易与民间物产流通网络,还原荔枝作为跨地域商品的流动轨迹,剖析其如何串联南北经济、影响百姓饮食风尚,再现唐代平民社会的商贸活力与生活智慧。

本次活动的“重头戏”——荔枝品鉴环节,在一楼大堂精心设置了品鉴专区,每个品鉴台均配备含荔枝溯源信息的品种标识牌与专业口感说明卡,让市民在享受舌尖盛宴的同时,深入了解每一颗荔枝背后的故事与科学。打造了“边吃边学”的沉浸式体验:品鉴包括珍稀的糯米糍、桂味、岭丰糯、井岗红糯、岭丰糯、英山红、荷花大红荔、御金球、大丁香、双肩玉荷包、脆绿、钦州红荔、巨美人、桂荔1号、玲珑等在内的十多个特色品种,并同步展示荔枝酒、荔枝醋等创新衍生产品。不少市民坦诚:“这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品种的荔枝,真是大开眼界!”

现场还创新地设置了“贴纸”投票机制,让市民亲手选出心中的“最受欢迎南山荔枝”。百年名种桂味凭实力摘得“最受欢迎荔枝”桂冠,印证其“南山荔枝之王”的舌尖共识。

文化创意活化IP,守护传承双向赋能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荔枝科普展示区,通过图文展板系统呈现了不同荔枝品种的特点、南山荔枝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的历程、古荔枝树保护的核心技术。同时重点展示了由南山区妇联主办、南山区社会组织总会承办的“童心护树”科普实践活动成果,聚焦南山宝贵的近150株古树资源,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自然教育活动,引导少年儿童走进自然、认识古树、理解其历史与生态价值。通过现场播放的短片,活动参与者清晰地感受到孩子们用小手触摸古树年轮、用童心感受生命厚重的真挚情感。这些“小小古树守护者”心中萌芽的绿色种子,正是南山荔枝文化根脉得以永续的最坚实保障。这份守护,不仅是对树木的保护,更是对城市文脉和生态未来的深情承诺。并在现场向市民推荐项目产出“南山古树探访路径”,呼吁市民关注身边的古树,从爱护古树开始爱护身边的生态环境。

现场充满唐风古韵的打卡点与杨贵妃KT板立牌相映成趣,吸引众多市民拍照留念,并积极参与“互动集章”活动,集满4枚印章即可兑换由深圳市版权协会提供的南山荔枝品牌IP冰箱贴及贴纸等限定文创周边。

展望未来:从特产到IP的升级之路

本次活动是南山区以绿美生态建设为契机,探索“文化+科普+消费”创新模式的重要实践。它不仅让市民零距离感受古树荔枝承载的厚重文化底蕴,更成为推动南山荔枝品牌价值升华的关键一步。

活动形式是由荔枝行业内的“荔枝品质擂台赛”延伸而来,以“国家地理商标”南山荔枝为名,邀约全市市民前来品鉴,也是一种很好的地域品牌活动的全新尝试。

未来,各单位也将持续深化古树科学保护与产业创新融合,让百年荔枝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真正实现从“地域特产”向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IP”的华丽升级。

诚如参与者笑言:“日啖荔枝十余种,不辞长作南山人。” 这场荔枝盛宴,不仅满足了味蕾,更在每个人心中种下了对南山、对这份百年甜蜜传承的深深眷恋。

(受访者供图)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璐 三审 朱良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