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已至,晚稻抢插,新麦忙收,在这田野充满希望的时节,第35个全国“土地日”如约而至,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6月25日,广东省纪念第35个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活动(下称“活动”)在广州图书馆启幕,通过构建“1+N”立体化活动体系,聚焦耕地保护政策宣传、工作创新与公众参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耕地保护传播样本。
广东是全国经济、人口第一大省,人均耕地面积小,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近年来,广东面对土地资源稀缺性与保护耕地紧迫性带来的严峻挑战,全面推行“田长制”,创新构建耕地保护“5+1”网格化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耕地保护“三位一体”补偿激励机制,深化耕地占补平衡改革,率先编制实施省级耕地保护专项规划,划定164个耕地集中整治示范区,并积极探索集中连片整治实施路径,系统性地优化耕地布局、提升耕地质量,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用地监管、标准规范、存量盘活及政策措施的全面升级,推动耕地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实效,连续25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连续4年实现耕地净增加,以仅占全国1.9%的土地面积,承载起全国8.9%的人口和10.9%的经济总量,为广东“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提供强大支撑,更为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贡献了关键力量。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胡建斌为活动致辞时表示,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自然资源厅认真抓好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全省耕地面积连续4年实现净增加,“田长制”全面落地实施,率先编制实施省级耕地保护专项规划,顺利通过耕地保护全国“首考”,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实现扩面提质,国家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向全省铺开,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保持全国前列,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有力支撑了全省高质量发展。
本次活动设置1场全省土地日主会场(广州)宣传活动、1场广东耕地保护全景展,联动全省地市主场活动,形成全省政策宣导—产业链接—全民参与“耕地保护新格局”。
主会场活动期间,土地日相关宣传视频——《耕地的账单》正式发布,该片通过“责任记账”“盘活精算”“前瞻预算”三幕,系统呈现广东以“田长制”构建12.01万名田长守护2872万亩耕地的责任网络,通过集中整治将零散耕地整合为连片良田的实践成效,以及以专项规划勾勒耕地保护与乡村振兴蓝图的前瞻布局,诠释广东在寸土寸金之地实现耕地保护、粮食安全与经济发展共赢的“精算智慧”,为全国耕地保护提供“广东方案”。
如今,广东“良田比较集中、村庄布局优化、产业集聚发展、生态健康优美”的美好图景正在逐步成为现实。为进一步提升耕地保护公益宣传的影响力和感染力,6月23日至7月1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在广州图书馆负一楼展厅推出“广东耕地保护全景展”,围绕“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这一全国主题,“一站式”、多主题展示广东在“百千万工程”推动下耕地保护的成果与经验。全景展特别设置AI数字人互动区、科普互动体验区等,生动展现广东省耕地保护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