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获悉,自坪山区面源污染排查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城区环境卫生整体面貌明显改善,主要河道内已基本看不到垃圾漂浮物,感官性污染显著减少,河流水质明显好转。
坪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面源污染排查整治工作,专门成立区面源污染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区委书记吕玉印、区长陶永欣多次实地检查河流沿线面源污染排查整治工作;制定《坪山区面源污染排查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任务及整治时限,
坪山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辖区实际情况,“制定了“同频共振、多点开花”的具体整治措施。面源污染排查整治工作坚持点线面结合开展。各职能部门依照职责对垃圾收集点、垃圾中转站、卫生死角、汽修厂、餐饮店、农贸市场等问题易发“点”进行检查,由各检查组对以5条黑臭水体为重点的河流1公里范围进行沿“线”检查,并对全区23个社区进行全“面”检查。
此外,坪山区抽调有关部门精干力量组成工作组,协调发动辖区企业、居民小组和村股份公司以及沿街店面等共同参与,强化对群众的教育和引导,严格实施门前三包,形成三种“力量”齐抓共管的局面。同时,坪山全面排查整治国有储备用地、基本农田、河道两岸、废品收购站等面源污染源,着力解决“看得见,管不着”的问题,有效消除面源污染盲区。
见习编辑 张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