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一曲壮歌唱到今
记者 赵明 朱良骏/文 齐洁爽/图
2016-06-07 16:39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在两年零五天、行程达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中,红军战士们血溅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越过大雪山……历经艰险曲折,用热血和生命绘就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画卷,谱写了一部不朽的英雄史诗,更铸就了无与伦比的精神丰碑——长征精神。

 

云石山位于瑞金城西19公里处,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又是红一方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被人们称之为“长征第一山”。

云石山位于瑞金城西19公里处,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又是红一方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被人们称之为“长征第一山”。

红军标语,记录长征足迹的路标

瑞金郊外,这座高不到50米,方圆不足1000平方米的小山——云石山,注定成为一座名山。

1934年10月10日晚,风啸雨残,中央机关的领导齐聚在云石山的路旁,编入军委第一、第二野战纵队与当地群众洒泪告别,踏上漫漫长征路。云石山,因此被称为“长征第一山”。

深圳特区报“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采访组,追寻长征的足迹,也始于“长征第一山”。

登上云石山眺望,一同前来的瑞金市委宣传部的小曾,指着山下一条西去的小路说,这就是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路,沿途还留下了许多标语。

沿着红军长征留下的标语一路西行,采访组来到湖南汝城。在濠头乡濠头村郭家组,68岁的村民何孝林介绍,据他的父亲回忆,红军长征时曾住在他家,并展开写标语比赛,看哪个连队写得多、写得好。

老何带着记者踩着吱吱作响的木楼梯,登上二楼仓房,看到四面墙壁写满了标语:“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军阀政府”“建立工农武装”“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共十几条。其中有一条落款为“红骑丙三组宣”。

老何介绍,父亲活着时在乡下教书,算是有点文化,所以对自家二楼的红军标语视为珍宝,提醒家人一定要看管好。现在老何的儿子、儿媳都在广东打工,自己和孙子留在家,他也像父亲那样,将标语视为家中的宝贝,悉心呵护。

红军标语成为长征路上的指路明灯,也成为记者追寻长征足迹的路标。

“红军的标语立意高远,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红军的标语充满了革命理想,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红军的标语鼓舞了士气,团结了群众,传播了革命思想,同时也将长征精神永久保存了下来。”在道县潇水边上的“红军墙”旁,文物局副局长杨雄心将近几年对红军标语的发掘研究进行了概括,并向记者讲述了一个红小鬼写标语的悲壮故事。

1934年11月,长征经过道县,一位14岁的小红军刚在文庙红墙上写完“工农革命胜利万岁,工农革命努力奋斗”的标语,尾追的国民党军就赶来了,小战士没来得及撤走,被敌人的子弹打中,坠入河中牺牲。现在,百姓把这堵墙称为“红军墙”。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途中,红军利用一切机会,在路旁、石崖、墙壁、门板等处书写标语,向群众宣传“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只有苏维埃政府能够救中国”等革命道理,号召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求解放。

湖南道县有个“红军墙”,上面写着“工农革命胜利万岁,工农革命努力奋斗”大字标语,现列为县革命文物。

湖南道县有个“红军墙”,上面写着“工农革命胜利万岁,工农革命努力奋斗”大字标语,现列为县革命文物。

青草丛中,无名“红军墓”闪耀光辉

汝城县党史研究专家徐宝来对红军长征历史深入挖掘,先后考证了20件历史事件,得到了中央和省市有关部门的认可。记者在徐老师带领下,驱车来到离县城四十多公里的延寿乡青石寨,了解发生在这里的一场战斗。

站在青石寨旁的山脚下,放眼望去,一片正待插秧的水田,映衬着周围群山的倒影,一幅田园诗般的美景。

徐老师指着前面连绵起伏的群山说,当年国民党军陈济棠部就在那里设置了第二道封锁线,企图阻止红军前进。1934年11月11日,红五军团为掩护中央后勤部队辎重转移,在青石寨与敌军展开激战。敌军控制着一座山头,用密集的火力向涉水的红军疯狂扫射,一批批红军倒在了延寿江,鲜血染红了江水。紧要关头,军团长董振堂一声吼:“跟我来!”手端机枪,冲向山头,率战士们一举夺取青石寨,掩护了大部队顺利通过。

据陪同记者前来的村支部书记胡炳灯介绍,听老人们回忆,当时双方伤亡都很大,战斗结束后,300多个红军战士遗体被掩埋在河边的山坡,当地群众还偷偷为他们立了块碑。胡炳灯用手拨开一丛蒿草,露出一块高不到半米的青石墓碑,上面刻着“红军墓”。

这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380多场战斗中的一次小规模战斗,但它同样映射出红军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站在无名“红军墓”前,徐老师介绍,长征中,红军几乎每天都要面对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和高山深谷、急流险滩、饥饿寒冷与死亡的威胁。但是,红军将士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信念、斗志高昂的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敌人面前,还是在艰苦环境面前,都表现出不怕苦、不怕死,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轻抚着“红军墓”石碑,徐老师眼角湿润了,声音也有些哽噎。

此时,天空突然下起豪雨,仿佛是在追念“红军墓”下300多个英灵。

昔日的战场,硝烟早已散去,留下的遗迹也发生了沧桑巨变。但长征精神却在红军战斗过的地方留存下来,传承下去。

胡开益是汝城县濠头乡党委书记,这位80后乡干部,喜爱党史,对长征中发生在当地的濠头圩之战很有研究,常用“脱贫,致富,发展,就是我们今天新的长征”来鼓励群众,激励自己。从湖南团省委学习归来的胡开益,脑子活,干劲足;他说,濠头乡奔小康还任重道远,但他有信心,有决心,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目前,他们正充分利用当地山区资源、本地的红色旅游资源,将濠头致富一盘棋下活,打一场扶贫脱困奔小康的攻坚战、歼灭战。

当年童养媳,犹记红军锅巴香

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红军克服千难万险,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呢?徐宝来老师认为:“长征胜利靠的是理想信念的力量,人民群众的支持。”

在汝城热水镇老街组,记者见到了89岁的陈香珠老人。这位8岁就给别人当童养媳的老人清楚地记得,红军长征路过热水时的情景:战士们的军装很旧很破,大部分都穿着草鞋。

老人说,对红军印象最深的是,一名战士见她衣衫单薄地站在路边,特地从锅里铲了一大块锅巴送给她。讲到这里,老人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孩子般的笑:“锅巴很厚、很香,味道我现在还记得。”记者问老人家,目前生活怎么样,老人一个劲地夸当年的红军:“现在能过这么好的日子,就是因为当年有红军。”

在汝城,记者还了解到这样一件感人故事。1934年11月5日,红三、八军团一支部队来到汝城外沙乡珠目村,老班长钟永看到一个老人在墙角冻得发抖,便把裤子脱下来给老人穿上。红军走后,村里一位爱唱山歌的老人,乘兴编了一首歌:“一唱红军啊,是我们亲人,亲人心贴心,胜过千万金。二唱红军啊,是我们亲人,兄弟心对心,胜过满天星……”今天,这首歌仍在传唱。

长征路上,这种“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打敌人”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5月25日清晨,太阳刚刚升起,兴安长征烈士纪念馆门前的广场上,就迎来一群手持鲜花的年轻人,他们随着激越雄浑的《长征》组歌,举着红旗,列队进入纪念馆。兴安县委宣传部的小邓说,从四面八方前来瞻仰纪念的学生、军人和各界团体,每天络绎不绝。

周恩来在1936年10月,各路红军陕北大会师时提出,“我们一刻也不能丢掉长征精神!”80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告慰总理:长征精神,一直在传承;长征壮歌,一直在传唱!

编辑 小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