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德机器人,是一家专注于工业级移动机器人及柔性物流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该公司抢抓3C电子、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升级节点,以生态共建者之姿助力工业4.0发展,旨在推动全球制造业企业降本增效,实现数智化升级。
从创业之初摸爬滚打的5人团队,到如今400人规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斯坦德机器人创始人、CEO王永锟如今仍然庆幸当初来到深圳的决定。他说,智能制造的未来,需要一批批新生力量走出自主创新之路,“在深圳,这样的力量就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
一路南下拥抱梦想
梦想的起点,始于一则新闻。
2009年,日本东京的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上,作为唯一的中国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竞技机器人队以五场全胜的成绩斩获冠军。夺冠新闻中,一群大学生身披国旗的照片,让彼时坐在电脑前,正在选择填报大学志愿的王永锟深深震撼了。
大学生也能身披国旗,站在世界级的领奖台上?他反复读了几遍新闻,感觉每个字都在发光。于是他毅然填报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并被自动化专业录取。大四那年,王永锟加入了机器人队,并取得了国内选拔赛亚军。
虽然未能如愿站在世界舞台,但命运的轨迹已在悄然改写。硕士毕业后,王永锟放弃了继续读博和顶级企业的邀请,准备投身创业浪潮。学校的创业园中,5个大学生在一个12平米的办公室中,展开了“要用自动化做点什么”的热烈讨论。
“国家《智能制造2025》发展规划中写着,要在工厂里为中国制造业提供智能化的移动机器人。”众人当即决定,要做一家新时代的世界级机器人企业,为工业装上“腿”,让机器人在工厂里“跑起来”。
但在机器人样机研发初期,机械加工,电子零部件采购,电路板制板都是在网上,修改和调整是常事,而邮寄、物流总是影响进展,极大影响了研发效率。
“我们发现,研发所需的零件看几乎都来自深圳。在深圳工作的同学也多次说,那里是创业天堂,有最方便的智能硬件供应链,有各行各业的技术大牛,莫不如去看看,这个传说中‘最努力’的城市?”几轮商讨下,众人一拍即合:“去深圳!”
危中寻机渐入正轨
2016年的大年初五,仍是万家灯火时,王永锟和小伙伴们飞跃了3000公里,降落在宝安机场。大家盖着衣服,枕着书包,在一间出租屋里度过了来深圳的第一晚。同样寒酸的还有公司的第一个办公室——就连桌椅,沙发,空调等设备,也都是从熟识的创业公司那儿“捡来的”。
创业总是起起伏伏,斯坦德办公的地方也搬来搬去。渐渐地,他们走上正轨,有了自己的小工厂。但创业不是凭着一腔热血就能成功,由于对研发工业级产品的难度和周期预估不足,斯坦德一度遇上危机。
“那时我们完成了一轮3000万融资,但公司在快速扩张后,主力产品迭代速度慢了下来。年底资金很快就烧光了,最多只够支撑3个月。”王永锟只能把办公室退掉,所有人搬到工厂里去办公,夏天没有空调,每人一把风扇,工厂摆满电脑的样子像足了网吧。
但凭借过硬的技术水平,斯坦德在艰苦的条件下熬过了这最难的一年,成功实现了产品迭代。后来,颇具情怀的王永锟经常带大家回到那个如今已是报废汽车回收站的旧工厂,重温旧时创业的酸甜苦辣。
而当产品开始走向市场,批量生产交付的时候,斯坦德也曾数次被卡在危险边缘。例如有一次,由于供应链出了问题,大批货物因为一项进口的零配件缺货而积压大批的半成品,无法完成装配,更没法出货,现金流周转非常紧张,也拖欠了零部件供应商很多款项。
“有一天,一位核心供应商主动约我见面,他不仅没有提欠款,反而深切表示对我们的理解和关心,并主动提出要为我们对接机构,解决资金难题。”王永锟由此感叹:“这大概就是深圳的魅力,创业者无处不在,地铁里,写字楼里,咖啡店里,甚至在楼下的快餐店里。关于梦想,永远有人理解你,支持你,愿意帮助你,创业者永远不会感到孤独。”
深圳标准走向国际
斯坦德,从英文STANDARD(标准)直译而来。这是王永锟的初心——将公司打造为行业的标准。物流是制造业的血液循环系统,斯坦德希望通过移动机器人集群技术为工业装上腿,引领工业柔性变革,点亮全球智能工厂。
如今,该公司的核心产品激光SLAM导航AMR(自主移动机器人)及调度系统,已广泛应用于3C电子、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客户包括华为、富士康、小米等全球知名企业。由斯坦德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操作系统涵盖了底层硬件到上层调度系统,实现了全栈国产化。
当王永锟站在工厂里,看着上百台机器人纵横交错,运行自如时,他仿佛看到了智能制造的未来。他始终相信,等到中国智能制造实现的那天,一定有一家了不起的公司提供着世界上最优秀、最先进的技术。“哪怕那家公司不是我们,但我们参与着行业的变革,这就足够了。”
他坦言,斯坦德所处的工业移动机器人领域是国内外同时起步发展,在这条道路上没有路标,没有前辈,想要走出一条标准之路,需要一批批年轻人冲破荆棘,朝着远处智能制造的灯塔,蹚出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
“深圳最神奇的地方,就是这样的年轻人就在身边,随处可见。”王永锟时常回想起自己刚来深圳时,站在天桥上看着车水马龙,和同伴们立下的那些豪言壮语。“我们有幸遇到这样的时代,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斯坦德将继续致力于把深圳标准推向国际,把奋斗的热情燃成火、亮成灯,共同奔赴绚丽的未来。”
(图片由斯坦德机器人提供)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上官文复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00:05
《2025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发布,深圳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三
听老党员讲党史!
7月你好,转机重庆,美好如“七”而至 洪崖洞,是古重庆城门之一,以巴渝传统“吊脚楼”建筑形式为依托,有“中华悬崖城”“天空之城”之称。“游吊脚群楼,观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赏巴渝文化,烫山城火锅,看两江汇流,品天下美食,玩不夜风情”…
剑道之如何避开对手的刀剑 李达源文 如何避开对手的刀剑? 第一,退到全部攻击范围之外,这样对手的刀剑就无法击中自己。 第二,闪避到对手刀剑轨迹攻击的左侧或者右侧。在对手攻击自己不到的情况下,自己是否还有余力再次攻击对手,这就是功夫的体现。 第三,在对手攻击自己不到的情况下,自己就会不断奔跑,或者移动,只是为了对手在短时间内不再有攻击到自己的状态。 在武士对决中,胜败只在一瞬间,所以,高手体现的功夫就在于如何躲避对手的攻击,高手体现的功夫也在于如何再次向对手发起攻击。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