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500亩可进行108个科目训练!记者探营国家东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绪山 文/图
05-14 08:4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是国家应对特别重大灾害的专业性区域应急指挥协调中心、装备储备调运基地、尖刀和拳头力量,在广东潮州市,就驻扎着这样一支应急救援的“国家队”——国家东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近日,记者前往该中心探营,零距离感受这支“国家队”的深厚实力和坚强依靠。

进入国家东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映入眼帘的是各种训练场、训练馆,与之相伴还有模拟各种事故灾害的现场:地震后坍塌的楼房、脱轨的列车、烟火威胁下的油罐、发生事故的隧道、倒悬在半空的过山车、停在陡坡的小汽车,让人真切感受到这些灾害的巨大破坏力和应急救援的迫切性。据中心相关人士介绍,这里占地500亩、涵盖5大训练板块、27个训练单元、108个训练科目。

救援人员开展应对事故灾害的实训演练。

东南沿海地区常年受到台风袭扰,台风救援成为国家东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的重要项目之一,这里建有全国首创的台风综合模拟救援训练馆。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走进训练馆,目睹了正在进行的一场台风来临时直升机救援受困人员的实战演练:在“风雨交加”之中,一架直升机飞临“波涛汹涌”的水面上空,将一名被困水中的人成功救援脱离险境。

负责台风水域灾害救援训练板块的消防员郭梓杰告诉记者,这是国内首个能全要素模拟超强台风灾害的实景训练场,训练馆内配备的风机、造浪球、特制灯光或音响等设备,能复现最大13级台风灾害下风、雨、浪等复杂救援环境。场馆顶部还安装了国内自主研发的直升机模拟器,能够实现多角度侧倾和俯仰运动,最大程度还原台风灾害下直升机救援的场景。

国家东南区域救援中心三大队大队长赵杰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打造航空救援力量体系模块化建设,针对灾情发生后的通信组网、救援力量投送、物资转运、伤员救治等一系列救援任务,实现航空救援、地面救援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在地下空间积水救援训练单元,记者看到了模拟地铁、车库、商业管廊、机房等6种常见地下空间内涝场景的训练设施,这里可以开展在全黑积水环境下的水面水下搜救、人员转移、无人机械设备操作等训练。在高空绳索训练基地,有一处15米深竖井模拟装置,只见救援人员携带设备倒悬深入井底,在双人极限作业空间内完成生命探测、供氧保障、伤员固定等全流程操作,最后将被困人员成功救出。

记者了解到,应急管理部按照“就近调配、快速出动、有序救援”原则,分别在国内建设华北、东北、华中、西南、东南、西北6个区域中心。选址潮州的国家东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去年6月份建成,年底交付使用,经先期进驻、补充选调、集中抽组3个阶段,截至2025年4月8日,从全国消防救援队伍遴选的300名专业骨干已顺利进驻。尽管成立时间较短,但队伍迅速进入状态,在边适应边磨合中开展了水域救援、台风救援等专业化训练,并专题开展台风洪涝灾害调研、积极参与防汛救援演练,力求通过实战化训练提升救援能力。

“登陆中国的台风每3个就有1个在广东,而潮州正处于粤港澳大湾区与海西经济区台风防御的‘咽喉锁钥’。”国家东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筹备组临时党委书记、组长田顺柱介绍说,该中心主要担负台风及其次生、衍生灾害应急救援等任务,辐射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区。中心选址潮州因其地理位置优越,可迅速响应东南沿海的台风灾害,确保第一时间展开救援行动。

编辑 温静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绪山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