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县域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升级 ——“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系列评论之一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尹传刚
05-14 07:4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产业兴则县域兴,县域活则全盘活。

产业兴则县域兴,县域活则全盘活。

县域虽“小”,但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辐射乡村,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决定启动实施“百千万工程”、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作出“1310”具体部署,明确将“百千万工程”列为奋力实现的十大新突破之一。各地迅速行动,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掀起“头号工程”的势头,全力以赴大抓产业发展,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放眼全省,各县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各不相同,既不能够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模式促发展,也不能够胡子眉毛一把抓、遍撒胡椒面。广东坚持因地制宜,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走好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让各县域在不同赛道上争先进位、各展风采。

2025年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之年。我们看到,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县域经济发展新画卷正徐徐展开——清远连州把菜心孵化成百亿级大产业、湛江徐闻将菠萝做出了一个“土特产”大市场、惠州惠阳着力打造电子信息产业“智造高地”、江门新会三个高能级“万亩千亿”园区逐渐成形……诸多县域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提质升级,产业集群加快集聚,园区载体全面提升,农文旅融合、跨境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县域经济某种意义上就是特色经济。各地秉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理念,一县一策发展县域特色优势产业,成果丰硕。一个个鲜活案例,展示着当下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成效,奏响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新“粤”章。

百县图强,气象万千。县域经济发展迸发新活力,显示了广东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决心和信心,也展示了广东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智慧和勇气,彰显出广东干部群众奋发图强、砥砺奋进的精气神。

“百千万工程”意义重大、涉及面广、影响深远。要按照“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的“一三五十”总体目标,将久久为功与只争朝夕相结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注重一锤一锤钉钉子。各地各部门要鼓足干劲、加压奋进,以每个阶段每个节点的新进展新成效,把县域发展潜力和动能全面释放出来,让县域成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有力支撑再造一个新广东。

编辑 温静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尹传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