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报告,把“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深圳元素都写了进去

读特首席记者 孙锦 文/图
2017-11-29 22:37
摘要

打开《中国广东企业“一带一路”走出去行动报告2017》,让人真切感受到“一带一路”建设热潮中精彩的“深圳元素”。

打开《中国广东企业“一带一路”走出去行动报告2017》,让人真切感受到“一带一路”建设热潮中精彩的“深圳元素”。11月29日,该报告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传播暨中国(广东)企业走出去论坛上正式发布,深圳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成绩斐然,尤其是在代表未来产业趋势的领域,例如新能源、信息通讯、文化创意等,众多深企成功“走出去”的案例都被写进了报告。

据悉,这是中国首份系统阐述省际企业“一带一路”走出去行动实践的报告,由广东省新闻办、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共同撰写。报告通过归纳总结、数据分析、案例展示等形式生动阐述了广东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措施以及成果经验。

报告显示,广东对外投资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行业不断拓宽,由单一的商品销售扩展到商业服务、制造业、矿产资源、新能源、技术研发等领域。2016年广东城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排名中,深圳以4835.2亿元位列首位,惠州和广州以3044.8亿元和2070.5亿元位列第二和第三位。进出口产品主要涉及电机、电气设备及零件等。

从报告中介绍广东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优秀实践案例便可清晰观察到:深圳在信息通讯、新能源、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极富国际竞争力。例如,在互联互通领域,中兴通讯为缅甸和乌兹别克斯坦提供优质移动精品网络;在绿色发展领域,比亚迪助力新加坡组建东南亚最大的纯电动出租车队;在国际产能合作方面,深圳能源集团在加纳的燃煤电厂项目和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水电项目成为探索高效清洁能源发电的可再生能源典范项目;在文化合作领域,报告重点介绍了腾讯公司针对海外市场发行的在线音乐流媒体类应用JOOX在东南亚市场推进多元文化共融。

根据报告,深圳海外园区布局力度持续加大,境外经贸园区成为服务深圳本土企业集群出海的重要载体和“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目前,深企海外园区分布在越南、白俄罗斯、柬埔寨和老挝等国,其中,中白工业园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进的两国合作项目,中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成为深圳首个获评的国家级农业境外经贸园区项目,深越合作区已经成为越南北部体量最大的中资项目。

见习编辑 黄小菊

(作者:读特首席记者 孙锦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