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深圳
阳光终年炽热
但在大运中心体育馆的
冰场之上
冰刀划过冰面的锐响
与观众的欢呼声交织
演绎着一场
关于“不可能”的逆袭
女子冰球世锦赛
正在此激情上演


以深圳昆仑鸿星女子冰球队
为班底的中国女冰直面欧洲劲旅
在场边观赛的人群中
一群中学生们佩戴着
与职业冰球选手同款护具
眼中闪烁着对冰球的向往
而就在日前
深圳运动员戴大卫
在2025年花滑世锦赛中
表现惊艳
以总分221.20分锁定一个
米兰冬奥会男子单人滑席位
这也是中国队在本届世锦赛中
收获的唯一一张冬奥会入场券
这座曾被认为
与冰雪运动“绝缘”的城市
正以场馆建设为基
职业赛事为翼
校园普及为根
在亚热带土地上培育出
独特的冰球生态


2017年,当深圳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成立的时候,全市仅有2片商业冰场,且均以滑冰娱乐为主,专业冰球训练场地为零。如今,除正在进行的女冰世锦赛的龙岗区大运体育中心体育馆外,位于龙岗区的昆仑鸿星气膜馆作为国家女子冰球队训练基地,配备智能温控系统与VR裁判训练设备,成为华南地区又一个能承接国际赛事的“冰上堡垒”。此外,预计在今年年底开业的前海华发冰雪世界更以83米垂直落差雪道创下室内滑雪场纪录,届时可承办国际滑雪联合会认证的国际滑雪赛事。
政策支撑是破局关键。
2024年11月,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等部门共同签署了《支持深圳冰雪行业发展倡议书》,加大对冰雪经济的扶持力度,从规划、政策、项目等维度着手,推动冰雪全产业链发展。
2024年,已经有超过50万深圳人参与了冰雪运动,冰球、花样滑冰俱乐部数量居华南地区首位,16名深圳运动员代表国家征战2025年亚冬会。
全球最大室内雪场——前海华发冰雪世界将于今年四季度开放,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含5条专业雪道,填补华南高端冰雪设施空白。据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将打造“全季冰雪生态圈”,融合酒店、商业与青少年培训,“预计年带动消费超50亿元。”
深圳还将冰球项目纳入体育产业专项资金扶持范围,为冰球运动相关的赛事举办、俱乐部运营等提供了资金支持。推出“政府补贴+企业运营”的场馆共建模式,推动冰雪全产业链发展。目前,全市冰场面积较2017年翻几番,包括龙岗、福田、南山等区域形成“1小时冰雪运动圈”。


要想发展一项体育运动,拥有自己的职业球队是重中之重。
2017年,随着俱乐部的成立,深圳昆仑鸿星女子冰球队亮相。就是这支全新的职业球队,改写了中国冰球的历史。2020年,球队首夺俄罗斯女子冰球联赛(WHL)冠军,成为首个登顶世界顶级职业联赛的中国俱乐部;2023年,以深圳昆仑鸿星女子冰球队为主要班底的中国女冰在世锦赛(甲级A组)中以全胜成绩升入顶级组;2024年深圳女冰又夺得中国女子冰球职业联赛冠军。
球队的出色表现成为了深圳冰球运动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了大量本地市民以及周边地区人群的关注。精彩的比赛让人们感受到了冰球运动的魅力和激情,从而激发了他们对冰球运动的兴趣,更多人愿意主动了解和参与冰球运动。目前俱乐部拥有男子和女子两支职业球队,还有6岁到14岁的各个年龄段梯队,并继续扩大深圳冰球人口。


2021年,深圳中学龙岗学校与深圳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合作,首次开设冰球社团,随后学校成立了全市唯一一支冰球校队。俱乐部为队员们提供了场馆和专业的指导,校队队员在日常训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冰球技能和战术水平,积极参加各类冰球赛事。
目前,深圳“冰雪进校园”活动及上百场公益课已在数十所大中小学展开,使众多学生接触或参与冰球运动。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开设冰球通识课,前国手齐雪婷的课堂上,学生们不仅学习滑行技巧,更通过分析NHL(国家冰球联盟)战术理解团队协作。
近日,由中国冰球协会、中国香港冰球总会主办,国际冰联赛事发展基金会支持,深圳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承办的2025年女子冰球队教练员培训班(第一期)开班,46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女子冰球队教练员报名参加。教练培训课程的开展,对于提高深圳冰球教练的专业水平、培养更多优秀的冰球人才、推动深圳冰球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 秦天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汤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