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厂区变“智造园” 村集体增收10倍,广州市花都区村镇工业园改造焕发新动能

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05-07 09:1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曾经,广州花都有着“中国皮具之都”“中国化妆品之都”“中国音响之都”的赫赫声名。

然而,当时代的发展转向现代化阶段,先发优势变成了沉重的包袱:各处村镇布局散乱、利用低效的斑驳厂房,成为工业转型发展的一块块“绊脚石”。

从2022年开始,广州花都区以头号工程力度推进18个村镇工业园升级改造项目,落实自然资源部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要求,探索出一条以“党建引领、政府搭台、村企合作、多方共赢”为特色的路径。

花都区位于珠三角北部门户,是珠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后集体经济发展的典型代表,花都区村镇工业集聚区丰富的集体经济和民营产业资源,已成为广州市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破解集体建设用地低效利用难题的重要阵地。

长期以来,花都区村镇工业集聚区依赖集体土地使用权和自建厂房出租模式,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等问题较为普遍。此外,园区内42%的物业存在转租经营现象,“多手房东”问题普遍,企业根植性弱、流动性高,大型企业、创新型产业和高端人才入驻意愿不足,严重制约了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受传统开发模式和运营理念的影响,花都区村镇工业集聚区的村集体收益普遍偏低。据统计,园区内企业月平均租金仅为每平方米3元,86%的园区租金水平低于5元。

记者了解到,花都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升级着重引入企业参与,有效化解村集体缺乏土地开发运营能力以及企业缺乏低成本土地双重矛盾,两者诉求双向匹配,通过村企合作达到双方共赢。

“公司在花都发展了20多年,租用的厂房面积太小,已经无法承载扩产需要。而周边的老旧厂房配置低,难以满足我们大型加工设备的入场条件。”耀晖科技产业园项目负责人苏永建告诉记者,面对订单的快速增长,找不到优质的厂房,一度让企业犯了难。

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让企业增产计划得以快速落地——2025年2月,耀晖控股有限公司参与的新庄村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项目启动,这也是广东省首宗获批低效用地改造项目。“通过‘村企合作’改建的厂房,每层有6000平方米的面积,层高达到8米,能容纳下大型设备的同时,足够将生产各工序放在同一条流水线上,减少了来回搬运,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苏永建说。

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不仅满足本土企业的发展需求,更招引来一批优质企业,助力辖区内产业升级。数据显示,通过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整合区位优势,联动周边龙头园区优势产业,引入上下游产业链环节,花都在汽车装备、都市消费品、物流等领域,预计将带动2000家关联上下游企业集聚,撬动固投总计约165亿元。

另一方面,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和土地供应全流程统筹考虑村集体权益,且通过产业园区的开发,吸引大量产业人口向村本地集聚,提升区域整体就业环境和增加村民其他附加功能产业收入。以狮岭时尚智造产业园(一期)为例,产业园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超过8.5亿元,村集体年收入预计可达2200万元,较改造前增长10倍,并直接创造3000个本地就业岗位。

编辑 温静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