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等6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推动离境退税商店增量扩容、丰富离境退税商品供给、提升离境退税服务水平等三方面,提出8项政策举措,让境外旅客退税更便利、购物更满意。本期“思与辨”就该话题约请三位嘉宾进行讨论。
■ 主持人:赵 鑫
■ 嘉 宾:匡贤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易云锋(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教授)
赵圣慧(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企业与市场研究中心主任)
扩大入境消费能够为国内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主持人:随着我国一系列免签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今年以来,“中国游”继续升温,入境消费显示出巨大潜力。在您看来,扩大入境消费,有何积极意义?
匡贤明:第一,有助于扩大总体消费规模。我国消费规模,不仅包括国内城乡居民的消费,也包括境外旅客的消费。目前,我国入境消费规模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大力发展入境消费,将为国内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促进消费市场的繁荣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有助于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境外旅客从需求端对国内消费市场提出了国际化的要求,这种国际化的需求可以推动国内消费业态升级,进一步提高相关服务品质。
第三,有助于进一步展示中国发展风貌。入境外国游客在中国消费,切身体会中国文化,不仅可以带动文创、餐饮、住宿等众多行业的发展,而且通过人文交流,可以深化对中国发展的观察、认识与理解。
易云锋:一是有利于扩大消费。作为外部消费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入境消费需求增加,有利于扩大国内消费市场规模,为消费升级提供新动能。这种增量消费不仅能够提升国内市场活跃度,还能促进国内商品和服务向品质化、多元化、国际化方向升级。
二是能够带动国内产业发展。入境消费的扩大具有显著的产业辐射效应,既能直接推动相关消费品的供给创新,又能通过产业链的传导效应,间接带动住宿、文旅、餐饮等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
三是助力国内消费品走向国际市场。入境消费是连接“外循环”与“内循环”的关键点,其增长体现了国际市场对国内供给能力的认可。因此,扩大入境消费有助于外国消费者传播中国产品的口碑,更多地吸引海外采购商与投资者,为中国产品和品牌迈向全球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赵圣慧:首先,入境消费能形成经济增量。大量境外旅客在住宿餐饮、批发零售领域的消费,为国内相关企业带来显著的营收增长。其次,入境消费能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比如文创产业,入境消费能够推动文创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和商业模式,如特色文化演出、展览等,为产业结构优化注入新动力。同时,入境消费还能促进国内企业提升服务水平,加强标准化、国际化建设,促进整个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即买即退”节约了境外旅客退税的时间成本,更可能激发二次消费意愿
主持人:《通知》对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将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推广至全国,鼓励更多退税商店、退税代理机构提供“即买即退”服务。在您看来,推广“即买即退”服务,将给境外旅客带来哪些利好?如何推动“即买即退”服务更好落地?
易云锋:与传统离境退税的办理流程相比,“即买即退”服务最大的特色和亮点在于将退税环节提前,对于境外旅客来说,一方面,有利于简化退税流程,让旅客在购物环节就能拿到退税款,而无需前往特定退税点办理,有效节约了时间成本,极大提升了消费体验;另一方面,旅客能够在购物现场便捷获得退税款,有助于释放旅客的资金压力和消费能力,让旅客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该政策带来的经济实惠。
推动“即买即退”服务落地,需要多维度系统性推进:一是推动退税商品扩容与品类优化。一方面,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境外旅客的消费高频数据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其消费需求和消费偏好,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退税商品的范围。同时,强化对本土特色产品的支持力度,重点将各地老字号商品、国潮名品、智能终端产品、非遗手工艺品等纳入退税目录。二是完善退税服务的布局。在大型商圈、旅游景区等外国游客聚集地增设退税商店,以重要购物中心为支点辐射周边商业体,形成“主商圈+特色街区”联动的退税消费网络,着力提升重点商圈退税商店覆盖率。三是强化服务配套。在主要商圈、购物街区提供多国语言标识、导购手册、智能翻译设备等即时沟通工具,确保外国游客在商品咨询、退税办理等环节零障碍,增强消费过程的便捷性。四是加强政策宣传推广,让商户能及时了解最新离境退税动态。同时,通过社交媒体、旅游宣传册等多种渠道向境外旅客普及这一政策的利好和操作流程。
匡贤明:第一,节省退税的时间和精力。传统的退税流程相对繁琐,而“即买即退”服务让游客在购物当场就能完成退税,无需再专门安排时间去办理退税,大大提高了退税的便利性,使游客能有更多时间享受旅游过程。第二,减轻资金占用。即买即退,使得游客购买商品时立即获得退税金额,减少了资金被占用的情况,这部分资金可以用到其他消费上。第三,可以明显改善购物体验。游客在购物时无需过多考虑退税的复杂手续,能够更加专注于商品本身,从而提升购物的满意度和愉悦感,也有助于激发游客的购物欲望。
未来,可以建立统一的退税信息平台,实现税务、海关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也可以开发多语种的线上退税应用程序,实现退税流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赵圣慧:传统退税流程需在离境时完成,周期较长。而“即买即退”让游客在购物后即时获得退税款,直接转化为可支配资金。此举不仅有利于缓解游客旅行预算压力,更可能激发二次消费意愿。未来应该加大力度应用数字化技术,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管理信息系统,确保系统稳定运行,能够快速准确地处理退税业务。同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多种方式提供退税服务,更好满足境外旅客多样化支付服务需求。
丰富消费场景和消费活动品牌
主持人:对于扩大入境消费,您还有哪些好建议?
赵圣慧:一是鼓励退税商店增加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传统服饰、特色食品等商品的供应,让境外旅客能够购买到具有本土特色的纪念品和礼物。二是优化入境消费体验,如结合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和特色赛事等,开展主题营销活动,吸引更多境外旅客消费。除此之外,还可以鼓励各大旅游APP打造一站式入境旅游综合服务平台,为境外旅客提供包括旅游咨询、行程规划、酒店预订、交通票务等在内的全方位服务,方便和丰富他们的旅游行程。
易云锋:一是构建更加便利的消费服务体系。在消费体验优化方面,通过提供邮寄到家服务、简化通关核验手续等举措,全方位提升境外旅客的消费便捷性。在支付便利性方面,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支付服务体系,支持外卡支付、现金支付、移动支付等多种方式,扩大境外旅客支付便利性服务在公共交通、旅游景区等场景的应用范围,保障消费环节畅通。
二是推动本土产品创新与差异化发展。支持本土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将现代设计理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合,开发智能穿戴设备、环保材料服饰、国潮美妆、中医养生等兼具功能性与文化内涵的产品。同时,聚焦游客个性化需求,结合其体型特征、季节偏好等,开发定制化产品;推出多语种包装商品,并在广告宣传中采用多语种文案,增强外国游客的消费认同感与亲近感。
三是丰富消费场景和消费活动品牌。积极推进首发经济、首店经济发展,大力培育数字消费、绿色消费、智能消费,支持中华老字号品牌创新升级,积极举办“精品消费月”“精品消费周”等品牌消费活动,全方位提升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水平。打造主题消费IP,举办更多高水平国际体育赛事、演出演艺活动,积极培育房车露营、邮轮游艇、赛车赛事等新消费场景,让境外旅客能够享受到更多元、更精彩的消费体验。
匡贤明:第一,加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商家应及时了解境外旅客的购物偏好,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第二,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境外旅客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商品和服务质量的监管,确保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第三,进一步推广移动支付方式,可以与国际主流支付平台合作,确保境外旅客能方便地使用他们熟悉的支付工具。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