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广深港高铁跨境客流破千万 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活力澎湃

深圳特区报记者 程赞 通讯员 郭成海 岳千琳 文/图
04-30 21:5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记者从深圳铁路获悉,截至2025年4月28日,广深港高铁跨境客流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其中,1月31日单日客流峰值达13.6万人次。这条串联粤港澳大湾区的“黄金通道”,正以高效、便捷的服务加速区域“一小时生活圈”成型。

“运力扩容”“服务提质”打造出行新标杆

面对持续攀升的客流,深圳铁路通过加开列车、动车组重联等方式动态调配运力,广深港高铁正从“保畅通”向“优体验”深化升级。

今年以来,累计开行旅客列车超2.5万列,确保旅客出行安全有序。今年一季度调图前夕,深圳铁路针对闸机光线不均、逆光、摄像头聚焦失准及老化等导致的识读问题进行升级,显著提升了响应速度与识读精度。同时优化了居民身份证读卡器与OCR护照阅读器,实现港澳通行证刷卡验检票,减少人工干预,通行效率大幅提高。

此外,人工闸机新增功能支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非中国籍)在线注册、核验、售票、验检票、补票。优化后的闸机的快速响应和准确识别,将大大缩短旅客的等待时间,提升整体的出行顺畅度,特别是为港澳旅客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

深圳北站、福田站通过在进站口、电梯、站台等关键区域增派志愿者;设“迎春花”服务岗,提供粤语、英语、普通话“三语四通”全流程引导,让港澳旅客感受“如家式”服务。同时,“爱心接力圈”服务群与“福田西九龙失物”微信平台的联动,实现了失物招领的精准对接。

“高铁+文旅”激活湾区经济“一池春水”

广深港高铁作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动脉,正以“高铁+旅游”模式深度激活区域文旅消费,成为撬动经济活力的“黄金引擎”。

从去年以来,广深港高铁通过新增直达城市、加密车次、优化站点布局,高铁网络将大湾区核心城市无缝串联,打造“1小时生活圈”,形成“上午叹早茶,中午维港游,晚上赏灯光秀”的“一程多站”旅游模式,催生出“轨道上的文旅经济带”。

数据显示,截至4月28日,广深港高铁运送跨境旅客达1000.2万人次,单日客运量最高峰达13.6万人次。其中,客流主要以深圳、广州地区为主,分别占比36.3%、34.1%,周末自由行客流量同比激增16.7%。

香港发往内地旅客达490.9万人次,4月17日为单日发送旅客最高峰达7.9万人次;内地发往香港旅客达509.3万人次,2月2日为单日发送旅客最高峰达7.9万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春运40天运送旅客近400万人次,同比增长24%;复活节假期(4月18日-21日)客流量达45.2万人次,同比增长10.6%,其中内地赴港旅客22.7万人次,同比增幅达19.9%。

为持续提升跨境旅客出行方式,2024年6月香港往返北京、上海的卧铺列车以高铁动卧形式恢复运营,并于10月升级为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卧铺动车组;8月新增张家界西至香港西九龙高铁列车2列,途经邵阳、怀化南、凤凰古城等旅游城市,串联湘西与湾区文旅资源,进一步拓展“快旅慢游”新场景。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叶志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程赞 通讯员 郭成海 岳千琳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