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深港高铁春运跨境客流近400万人次,粤港澳大湾区同城效应加速显现

深圳特区报记者 程赞 通讯员 郭成海 岳千琳 文/图
02-22 19:0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粤港澳大湾区以广深港、京港澳两大通道为主的人字形综合运输大通道已然形成。

2月22日,记者从深圳铁路获悉,2025年春运期间广深港高铁跨境客流量近400万人次,同比增长24%,创下历年春运新高。

深圳铁路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数据折射出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网络互联互通迈入新阶段,以广深港高铁为支点的“轨道上的大湾区”正加速成型。

据悉,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大动脉,广深港高铁春运期间累计开行跨境动车组列车8400余列,将香港西九龙站与深圳、广州、北京、南昌、上海、武汉、成都、汕头、厦门等内地93个主要城市的轨道直连。今年春运,香港西九龙还首次开行了至武汉、西安、揭阳、汕尾方向动车组列车,新增北京、上海方向高铁智能动卧,实现“夕发朝至”的跨区域通勤新模式。

“以前回潮阳要5小时,现在2小时就能到家。”正在福田站候车的陈女士感慨,随着列车班次加密,跨境探亲变得像“串门”般便利。

此外,在路网延伸的同时,服务品质也在持续升级。据福田站客运值班员王浩洋介绍,福田站通过优化导视系统和“红马甲”志愿者引导,高峰期旅客进出站时间平均缩短15分钟;春运期间建立的失物招领联动机制,已帮助旅客寻回物品近200件次。

据悉,在硬件设施与服务品质双提升的基础上,“灵活行”、“一签多行”等政策持续释放红利。自2024年3月8日“灵活行”延长至深圳北站以来,2025年春运期间的业务办理量实现了15.4%的增长,进一步促进了大湾区的互联互通。

据票务系统数据显示,大湾区日均跨城通勤人数突破6万人次,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1小时经济文化圈”覆盖人口超270万。

“深港双城开行时间仅14分钟,穗港缩短至48分钟,这种时空距离的突破,正在重塑大湾区居民的工作生活方式。”深圳车站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以广深港、京港澳两大通道为主的“人字形”综合运输大通道已然形成。随着“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的持续推进,区域要素流动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2025年春运期间,广深港高铁日均开行列数同比增长11.5%,这一变化使得“双城生活”日益成为常态,“多城一体”也逐渐成为现实。伴随粤港澳大湾区“硬联通”向纵深推进、“软对接”实现多点突破,这片热土正以澎湃动能推动国际一流城市群强势崛起。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徐兴东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程赞 通讯员 郭成海 岳千琳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