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颠覆性前沿技术,合成生物产业正在加速崛起为新的“黄金赛道”。在4月28日召开的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上,深圳经济特区合成生物产业发展若干规定草案首次提请审议,以“小切口”立法护航合成生物这一未来产业实现大发展。
合成生物是什么,深圳合成生物科技产业生态怎么样,立法必要性体现在哪里?市人大常委会专门邀请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刘陈立为委员作立法专题辅导报告。
“就像组装汽车一样,合成生物学就是利用工程的方法来合成生物。”刘陈立用形象的比喻为大家解析生物再造的“密码”——科研人员将基因片段、蛋白质等“零部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从而设计出新的物质、生命形式。他表示,以合成生物学驱动的生物制造是一项全新的造物技术,正在不断打开生命健康、材料能源、医学美容、农业食品、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应用空间,成为国际科技与经济竞争的焦点。
深圳市对合成生物产业前瞻谋划、科学布局,已初步构建起了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数据统计,近3年全国新增的合成生物企业,40%集聚在深圳,其中八成落户在光明。截至去年底,光明区已汇聚120多家合成生物企业,总估值近400亿元。
刘陈立认为,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为促进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发展立法,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也对巩固扩大深圳合成生物产业发展优势,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他期待,通过立法能进一步打通产业链和创新链,将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源源不断地灌溉到“产业农田”里。
编辑 温静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