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防灾应急高校卫星地面接收站在东莞理工学院揭牌

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 通讯员 蔡耀蔚 张友炳 文/图
04-26 19:2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4月26日,东莞理工学院举行卫星地面站(下称“莞星台”)揭牌仪式暨科普与应用成果展。据介绍,莞星台于2024年建成启用,是国内首个面向防灾应急的高校卫星地面接收站,地处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集遥感数据实时接收、快速处理、影像解译、成果展示于一体,致力于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遥感监测与应急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

莞星台面向我国南方主要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需求,重点围绕工程外部环境监测和风险识别,开展遥感卫星数据接收服务,是广东省城市生命线工程智慧防灾与应急技术重点实验室及东莞理工学院工程软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科研支撑平台。

莞星台自2024年底正式投入运行以来,已为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多项专业遥感服务。其中包括向东莞市气象局、水务局、应急管理局提供“台风-暴雨-洪涝”灾害监测与防御方案,开展精细化的气象预报服务等工作;联合粤港澳高校开展城市道路、建筑物及地表沉降分析等研究,推动“天空地”一体化的城市安全监测网络建设。同时,莞星台与卫星测运控龙头企业航天驭星开展合作,实现商业卫星数据实时接收,大大提高监测时效性。

此外,莞星台还积极发挥科教优势,打造特色科普活动,面向社会开展公众科普教育及学生实践实训,致力打造学术交流、成果展览、系统演示的高水平宣传平台。今年2月,莞星台入选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2025年-2029年)”。

自启用以来,莞星台已开展40多场科普参观活动,累计覆盖人群2000人次。地面站结合讲解、演示与互动展示,引导公众理解卫星遥感与防灾减灾的关联,帮助大家提升社会风险认知与科技兴趣。

学生参与特色课程《卫星遥感应用与实践》。

东莞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马宏伟表示, “莞星台”不仅是学校重要的科研平台,更是通过“学术研究-技术转化-科学普及”的全链条模式,将高精尖的卫星遥感技术转化为服务社会、惠及民生的实际成果。学校将以“莞星台”为纽带,持续拓展与行业领军企业、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聚焦“智慧应急”“智慧水利”“遥感大数据”等重点课题,推动卫星数据共享与科研联合攻关,切实解决地方防灾应急、城市规划等实际问题,不断提升“莞星台”的开放共享水平,扩大社会影响力和服务力。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 通讯员 蔡耀蔚 张友炳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