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在2025中国物业服务力暨品牌价值研究成果发布会上,深圳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克而瑞物管联合万科物业,共同发布行业首份《智慧社区创新与实践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万科物业“人+机器+远程运营”的物业服务模式已在全国3000多个小区落地,基本覆盖居民生活的所有服务触点,引领行业智慧化探索,具有先进性、普适性、示范性,并且凭借“AI大脑”,拉开了中国社区治理的智能革命序幕。
《智慧社区实践报告》
技术落后、质量参差不齐,基础设施薄弱……《报告》指出,智慧社区建设面临一系列难题,迫切需要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万科物业在全国3000多个小区,投入了AI摄像头、出入通行、自助客服、设备传感器(消防、电梯、用水等)等相关的智能设备,完善网络和各类数字化平台研发,搭建起统一运营的智慧服务平台,管理和监督现场的服务质量。
从一个小区到3000多个小区,万科物业如何保障服务标准统一?其在武汉设立的全国数字运营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小区摄像头和各类传感器(消防、用水、电梯等)收集数据,该中心能够自动分析这些数据,并实时发出预警,及时避免安全事故。遇到台风、暴雨、冰冻等特殊天气时,还可以实现统一调度管理,确保每个小区都能随时应对。
万科物业相关产品负责人透露,搭建小区现场的数字化基础设施,远程实时监督服务,构建起“人+机器+远程”高效服务模式,是万科物业智慧社区长效运营的基石。
去年开始,万科物业在小区打造了“AI大脑”(灵石边缘服务器),自动整合所有智能设备的数据,24小时监测小区人员、车辆、安全、环境、客户服务等动态。一旦出现异常,系统迅速识别发出预警,同时分析解决方法,通过智能工单系统快速安排合适人员处理,将整个服务流程编织到一张高效运转的网内。过去的人工巡检需30分钟以上,而“AI大脑”在5秒内就能发现问题,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效率,确保问题无遗漏。
万科物业在管小区的“AI大脑”自动识别出机动车违停
《报告》强调,智慧社区建设需落到实处。万科物业聚焦安全、生活、环境、服务响应和社区氛围五大领域,将智慧服务融入300余项小区触点,为居民打造宜居宜心的家园。万科物业还通过智慧服务平台,引入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用水安全、排污堵塞和电梯安全,保障居民生活无忧。借助智慧物业服务机凤梨一号和“住这儿”APP,提供24小时服务,快速响应居民需求。同时,采用智能清洁设备提升保洁效率,精准绿化养护节约资源,营造整洁、舒适的社区环境。
《报告》披露,万科物业在智慧社区建设领域取得显著技术成果,已累计获得71项专利和259项软件著作权。“这不是某家企业的独角戏。”克而瑞物管专家张兆娟认为,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社区治理模式的革新。AI大脑让巡检智能化,大语言模型整合数据助力决策,智慧服务平台变被动响应转变为主动感知,推动社区治理从“人力密集型”迈向“数据驱动型”。这不仅为物业行业开辟了新增长极,更为智慧社区建设提供了可扩展的基层实践样本。
(万科物业供图)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余海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