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由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第三小学(下称“育才三小”)举办的“国际三小”系列活动之“交流互鉴,美美与共”主题活动在深圳市南山区举行。活动通过音乐教学研讨与英语课程论坛两大板块,展现教育国际化成果,探讨教育国际化发展新方向。
当天上午,全球视野下音乐课教学比较研讨会以育才三小版《好风起》和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花腰傣》表演拉开序幕。育才三小校长徐阳杰在主题汇报中回顾育才三小自建校以来的教育国际化历程,并强调了育才三小将教育国际化与办学特色、内涵发展和“美育一件事”深度融合,以“理念共生—课程共融—文化共情”三维策略推动高质量发展。
育才教育集团党委书记姚晓岚在致辞中高度肯定育才三小的成绩,强调此次活动对开拓学生国际视野、展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鼓励学校在中外人文交流事业上继续创新。
研讨会上,来自韩国、波兰及中国的三位音乐教师围绕《在钟表店里》展开“同课异构”教学展示。韩国老师金斗山以谜语导入构建沉浸式场景;波兰老师Dorota Siewert创新“音乐故事会”模式,融合曲式与艺术体验;育才三小老师赵梦青则将AI技术与古代计时文化结合,打造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课堂。深圳市音乐教研员胡樱平在专家论坛中点评称,三节课风格各异但目标一致,为音乐教育提供了多元范本。
下午举行的“用英语讲南山故事”校本课程开发论坛,汇聚了深渝两地教育专家,共同探讨文化传承与国际理解教育的创新融合。
徐阳杰表示,为深化教育国际化特色,学校将以“讲好南山故事”为切入点,开发校本课程,举办中外人文交流活动,构建融合育人的教育国际化课程体系。
此外,南方科技大学集团(南山)实验一小副校长刘川还现场分享了“让每一颗种子影响世界”的英语课程经验;深圳市爱文学校校长陈显平介绍了以“世界探索课程”培养双语能力的创新实践;重庆市小学英语教研员王若语则探讨了中华文化与英语教学的融合路径;南山区小学英语教研员董立鹏以“扎根、生长、绽放”高度肯定了育才三小的教育实践。
此次活动以音乐为桥梁、语言为媒介,展现了育才三小中外人文交流的核心要义——在文明互鉴中筑牢文化自信,在开放合作中培育全球视野。据悉, 育才三小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课程融合与人文交流,助力三小学子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世界文明的对话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者。
(主办方供图)
编辑 孔盼成 审读 张蕾 二审 关越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