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天时间内,媒体采访团前往了陈匠村葳乡田园、徐家埭村、油车港镇胜丰村、海宁尖山新区、濮院时尚古镇、干窑镇、屠甸镇荣星村等地采风,大家纷纷为各地乡村经济发展新模式、新路径点赞。
【关键词】 “每天两块钱,乡下有块田”
探访地:嘉兴平湖林埭镇陈匠村葳乡田园
“QQ农场”照进现实 “乡间游玩”带富村经济
4月17日下午,媒体采访团走进嘉兴平湖林埭镇陈匠村葳乡田园,地上多个木牌映入眼帘,上面醒目地写着“每天两块钱,乡下有块田”。田园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这里,农田被划分为470块15平方米大小的方块,每一块都有自己的“限时主人”——市民以一个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为限,租一片地种菜,核算下来每天只要两块钱,就能拥有一片现实版“QQ农场”。耕种者可通过线上“葳乡元宇宙”微信小程序在线预约种地,用无人机查看自家蔬菜生长情况,足不出户就能快乐耕种。
在这里,不仅有租地种菜这个“玩法”,周边配套也能为市民游客提供满满情绪价值。总占地面积约100亩的葳乡田园,提供“农文旅一站式游玩”全新体验,增加了消费增长点,带动该村经济活力变得更加强劲。
【关键词】 “中国棒球第一村”
探访地:嘉兴平湖林埭镇徐家埭村
选准“棒球”赛道 走上“农文旅体”融合发展赛道
▲“中国棒球第一村”——嘉兴平湖林埭镇徐家埭村。
4月17日下午,媒体采访团来到被誉为“中国棒球第一村”的嘉兴平湖林埭镇徐家埭村。该村曾是养猪大村,如今选准“棒球”赛道,明确“农文旅体”融合发展方向,创新打造全国首个乡村棒球场,实现了以棒球带活景区、以景区带富全村、以全村带强多村的组团式发展,开辟了将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的新型路径。短短4年,村集体经济总收益从不到200万元增长到1500万元,实现了“中国棒球第一村”的蝶变跃升。
宝安日报记者采访时了解到,除了已有的青少年专业棒球赛场,该村还在建设成人规格的棒球赛场,并配建足球场等,打造集“棒球赛事、运动休闲、餐饮住宿、农事采摘、民俗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游产业链,让村里经济实现快速跃升。
【关键词】 “江南六大古镇之一”
探访地:嘉兴市嘉善县北部西塘镇
千年古镇活力十足 游客“人从众”点亮夜经济
西塘镇位于嘉兴市嘉善县北部,为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历经二十多年的古镇保护与旅游发展,西塘古镇作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单。2024年,西塘古镇迎来文旅产业的强势复苏,全年累计接待游客突破1200万人次,带动旅游行业收入超20亿元。
4月17日晚,媒体采访团一行来到西塘古镇,古镇现有保存完好的25万平方米明清古建筑群,是目前保存最完整,保存面积最大的江南古镇。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古镇游客络绎不绝,充满“烟火气”。汉服集市、特色美食、观景游船、精美灯饰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购买体验,拍照打卡。
【关键词】“秀洲农民画”
探访地: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胜丰村
农民作画,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添砖加瓦
▲胜丰村“农民画”作品。
4月18日上午,媒体采访团一行来到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胜丰村。作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秀洲农民画”的发源地之一,近年来,胜丰村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以非遗文化“农民画”为媒,聚人心、兴产业、促共富,全力打造农民画艺术村,成为集“村、景、文、产”于一体的“诗意栖居地”,年均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在这里,还涌现出缪惠新、张金泉等一批农民画领军人物。
【关键词】“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区”
探访地:海宁尖山新区
海宁尖山探索出一套绿色能源发展“密码”
海宁尖山新区,是百亿元级工业强镇,也是全国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区”。4月18日上午,媒体采访团走进海宁尖山,在海宁尖山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基地,源网荷储“四维联动”是一大亮点。“源”侧:尖山企业在屋顶安装光伏已成为“标配”,数量增长到232家;“网”侧:高质量建设电网“一张图”,推进区域自动化升级;“荷”侧:空调、充电桩作为可调节资源被接入控制大脑,在企业开展“供电+能效”服务;“储”侧:集中式与分布式、电网侧与用户侧互济,总容量超7万千瓦。
【关键词】“中国蚕桑文化习俗研学村”
探访地:海宁周王庙镇云龙村
用好“研学+旅游”模式 走好蚕桑产业振兴之路
▲云龙桑蚕文化研学营地。
4月18日下午,媒体采访团走进海宁周王庙镇云龙村。云龙村有着悠久的种桑养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上世纪70-80年代,曾是全国有名的传统蚕桑生产基地,3次受到国务院嘉奖。如今,云龙村以“中国蚕桑文化习俗研学村”为定位,将蚕桑文化融入村庄建设和乡村旅游开发,逐渐走出一条产业振兴的蚕桑之路。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潇 文/图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