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试点!光明区新湖羌下旧村即将华丽变身

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宽 通讯员 刘萱婷 潘欣宇 钟哈林 文/图
04-18 10:3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新湖街道再添城市更新里程碑。

在光明区加速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的战略背景下,新湖街道再添城市更新里程碑。4月17日,羌下旧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指挥部揭牌仪式暨动员大会举行,标志着这一市级首批旧改试点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作为破解空间瓶颈、提升城市能级的关键举措,该项目承载着改善人居环境与赋能科学城建设的双重使命。

焕新城市面貌,共享科学城发展红利

经过多年大跨步发展,当前新湖街道面临可建设用地匮乏、空间承载力不足、城中村历史遗留问题叠加的复合型挑战。面对难题,新湖街道坚持以城区旧改为抓手,努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此前不久,新湖街道2025年度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开展十大项目攻坚”,通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专班推进、每周调度等举措,全力助推辖区城市更新提档加速。

据了解,此次揭牌的羌下旧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占地约6.47万平方米,涉及340栋永久性建筑、175户户籍人口,列入2024年度拆除新建类城中村改造计划。改造完成后,羌下旧村将告别“脏、乱、差”的旧貌,迎来基础设施完善、环境品质跃升的新面貌,彻底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显著提升片区城市形象。

“城中村改造不仅是城市更新,更是民生工程。”新湖街道党工委书记在动员会上强调,羌下旧村改造不仅是提升城区品质、改善人居环境的现实需要,也是让群众共享世界一流科学城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由之路。他表示,羌下旧村项目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迫切期盼,更为新湖街道加快建设“光明城市会客厅”、打造典范品质城区提供了宝贵机遇。

近年来,新湖街道对标一流科学城建设目标,城市基底日益完善,重大地标与配套设施拔地而起。从光明中心区核心地标蔚然成型,科学公园北翼、天空之境成为市民打卡热点;到“两馆一中心”初具规模,云谷片区新增停车位近300个,22条规划道路全线贯通,853盏路灯点亮城区夜空。这些成就为羌下旧村改造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项目顺利实施注入强大信心。

科学调度聚力,高效推进改造进程

老城如何换新颜?新湖街道率先破局,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联合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成立工作专班,统一领导、科学调度,确保意愿征集工作方向不偏、举措有力。为确保项目意愿征集工作顺利推进,街道借鉴土地整备“大兵团模式”经验,统筹区更新整备局、城市建设办、平安法治办、新羌社区及光明集团等多方力量,形成攻坚合力。前期,新湖街道已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大量基础工作。未来,工作专班还将坚持每日总结、每日通报,及时分析解决问题,确保工作稳步推进。此外,街道还充分发挥新羌社区“敲门砖”“领路人”作用,强化宣传发动,妥善化解风险隐患,力求以最细致的服务、最严谨的态度推动意愿征集取得实效。

项目负责人强调,在接下来旧改过程中,新湖街道将充分尊重居民意愿,平等协商、用心倾听,对居民合理诉求积极回应、妥善解决,杜绝私自承诺与不正当行为,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信任,确保项目推进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蝶变升级城区,打造大美新湖典范

羌下旧村改造是新湖街道推动城区品质蝶变升级的缩影。2024年,新湖街道对标打造一流科学城,强配套、提品质,持续完善城市功能。从狮山工业园利益统筹项目顺利推进,到楼村商业大厦封顶、光明生命科学园综合服务站启用,再到西光月三路等环境综合提升项目顺利完工,打通就医出行“最后一公里”,新湖街道以一系列务实举措,持续擦亮城区颜值,提升居民幸福感。

今年,新湖街道还将加快建设云谷光明湖生命科学总部经济集聚区,推动华侨新村老旧小区改造、欢乐公社周边设施提升,深化培育云谷商圈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域双语标识,争取更多项目资源,推动更多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焕新、公共空间优化等重点工作落地见效。

编辑 秦天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上官文复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宽 通讯员 刘萱婷 潘欣宇 钟哈林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