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细胞为何难进肿瘤核心?华大等揭秘乳腺癌治疗新策略

读特新闻记者 李旖露
04-17 13:44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

乳腺癌的治疗面临的其中一大难题是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浸润不足。免疫细胞在肿瘤周围不断“游走”,却难以深入肿瘤核心区域,导致免疫治疗效果有限。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联合三亚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在乳腺癌免疫治疗上取得新突破,并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这项研究中,团队利用华大自主研发的超高通量测序平台DNBSEQ-T7和DNBSEQ-Tx、单细胞组学平台DNBeLab C4、时空组学技术Stereo-seq,分析了30个手术切除的乳腺肿瘤样本,构建了乳腺肿瘤的单细胞分辨率时空图谱,并发现小静脉平滑肌细胞和小静脉内皮细胞可促进免疫细胞向肿瘤区浸润,从而提高患者生存率。据悉,这是迄今为止对所有分子亚型乳腺癌空间结构最全面的解析,助力提高乳腺癌患者免疫治疗疗效。

《自然·通讯》官网截图。

研究团队分析了30个乳腺肿瘤样本,其中包括23例原发性乳腺癌和7例配对的转移性淋巴结,涵盖了所有四种分子亚型,揭示了原发肿瘤和转移性淋巴结中各种细胞的具体分布,从而进一步明确了肿瘤微环境的精细结构。

免疫细胞是如何“游走”的?研究发现,与原发肿瘤相比,配对淋巴结转移癌变区域中免疫细胞T/NK和B细胞浸润显著增加。在脉管微环境的变化的研究中,团队通过对乳腺癌样本中的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进行分析,发现浸润增加,是因为小静脉内皮细胞和小静脉平滑肌细胞在空间上紧密连接,且这种连接能够促进B、T和NK细胞等免疫细胞向肿瘤区域浸润,从而提高病人的生存率。

分析流程图。

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团队发现,小静脉平滑肌细胞通过释放趋化因子,吸引免疫细胞进入小静脉微环境。与此同时,小静脉内皮细胞与免疫细胞和小静脉平滑肌细胞紧密互动,促进了小静脉平滑肌细胞和免疫细胞之间的近距离通讯,最终促进了免疫细胞的激活和渗透,参与肿瘤内的抗肿瘤反应。研究团队也通过实验对上述机制进行了验证。

小静脉内皮细胞和小静脉平滑肌细胞协同作用增加淋巴细胞外渗的假设模型。

据悉,这项研究是迄今为止对所有亚型人类乳腺癌空间结构最全面的解析,揭示了新的免疫治疗靶点,为乳腺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策略。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应建明教授、孙楠教授,以及三亚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方晓东研究员、岳震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昕教授、王占宇博士、袁培博士,华大基因智惠医学研究院廖启军博士,三亚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梅俊谱博士和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张银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本研究已通过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伦理审批。

(本文图片来自《自然·通讯》官网)

编辑 沈静愉 审读 张蕾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徐雅乔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李旖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