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际充电设施与储能产业博览会在深举行,技术创新引领全球布局成大势

深圳特区报记者 戴晓蓉/文 刘羽洁/图
04-16 21:1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4月14日至16日,第二十一届深圳国际充电设施与储能产业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举行。作为全球充电设施产业发展大会,此次展会以“技术创新与升级·桩点全球市场”为主题,吸引了全球数百家充电设施与储能企业参与。记者在展会上观察到,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充电设施市场持续扩容,我国充电设施生产企业以引领全球之势加速发展。

该展会是国内首个充电设施产业链主题专业展览会,吸引全国350余家充电设施企业齐聚深圳,全面展示行业发展最新成果,并同期举办第二十一届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发展大会。全国各地的光伏、储能、充电设施、充电运营商、新能源车企、能源投建公司、城投交投、市政建设单位、电力部门、物业地产、公交、出租车、城市配送、电动物流车等领域参会人员,以组团的形式参观参会,现场的交流氛围热烈。

展会现场,记者采访了来自深圳本土的充电设施知名企业深圳市闪烁未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深耕充电设施行业十多年的老品牌企业,以产品技术稳定可靠享誉市场。公司市场总监邓晓萌介绍,公司此次参展带来了一系列畅销产品,主要以直流桩为主,小型直流壁挂、双腔直流等等,通过这次大型展会的平台,也确实寻觅到很多商机和合作资源。

面对目前国内充电桩市场内卷严重,同质化竞争异常激烈,多数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希望能接触海外客商获取订单,甚至走出国门到海外参展。对此展会现场将组织多场中国-海外充电设施采购对接会,本次对接会组织了国内外超60家企业代表现场洽谈,来自俄罗斯、德国、西班牙、匈牙利、韩国、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蒙古等国外专业采购商与参展企业沟通洽谈。展会还同期举办印尼能源转型、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电动汽车生态系统发展论坛,来自印尼的相关代表详细介绍当地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充电桩进口的检测认证标准及流程,并发布充电桩采购计划。

来自温州的企业新亚东方电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充电设施行业的后起之秀。公司总经理张正介绍,该公司自几年前进入充电设施赛道后,乘着行业腾飞和政策加持的东风发展迅速,2024年的营业额比2023年翻了一番,2025年的营业额预计达到4亿元人民币。对于海外市场,公司也蓄势待发,虽然当前面临关税战贸易战的挑战,但张正还是对中国充电设施企业进军海外十分乐观,认为目前海外市场仍十分广阔,中国生产的充电桩技术成熟,优势明显,在销售战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下,仍然大有可为。

根据行业分析,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连续突破50%,国内充电桩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而放眼全球,在电动汽车蓬勃增长同时,各地还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缺口。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2030年全球将有550万个公共快充桩和1000万个公共慢充桩亟待建设。

分析认为,经过国内市场的充分检验和技术迭代,许多中国企业已经拥有了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和专利并在海外进行了知识产权布局。充电桩产品已经过国内规模化、多场景、长时间应用,具备较大的技术和人工成本优势,预计充电桩产品出海将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毛利和净利提升空间。

在此次展会中,由上百位行业大咖参与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产业发展大会是重头戏之一。与会的大咖围绕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技术与标准化发展展望、2025充电桩发展的关键词分享、新一代浸没液冷超充桩,重塑充电行业商业模型、超充赋能,实现矿卡高效可持续的发展、如何抓住新能源新机遇?新能源电站投资交易平台的新机遇、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产业现状及政策趋势分析、如何让运营商“轻松”用上全液冷超充——长园能源“瞬充”系列全液冷智能充电桩发布、安全为本,合规先行:3C认证重塑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未来、泰国省级电力管理局在塑造电动汽车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大功率充电连接解决方案等议题进行了精彩分享。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何涛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戴晓蓉/文 刘羽洁/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