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皇岗口岸,一辆跨境小客车缓缓驶入“无申报通道”。经海关关员开箱查验后,17.5千克的濒危珊瑚制品赫然在目。这是深圳海关近期查获的又一起濒危物种走私案,也是海关以实际行动践行守国门促发展职责使命的一个缩影。
打击走私犯罪,是维护国家经济秩序和安全的重要任务,也是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举措。随着国际贸易环境日趋复杂,走私手段不断翻新,打私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深圳海关始终坚决严打各类走私犯罪行为,坚定守好祖国南大门。
据了解,该关强化风险预警,总结走私藏匿种类及手法、机检设备图像特点等,梳理高风险人、车、货等要素,应用大数据技术,加强通关频率、口岸漂移等异动数据分析,更新机检图像数据库,进一步提升精准打击效能。
以打击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为例,今年以来,该关共查获进出境濒危物种及其制品情事128宗,主要包括活体珊瑚、金龙鱼、缅甸星龟等物种以及砗磲、檀香紫檀、蟒蛇皮等制品。
皇岗海关关员在皇岗口岸客运进境车道查获濒危珊瑚17.5千克。
随着全球贸易的蓬勃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非法引入、携带或走私外来物种进境不仅可能破坏本地生态平衡,还可能带来疫病传播风险,威胁人民健康和生物多样性。
今年3月7日,深圳邮局海关在一票过境包裹中查获装在试管里的弓背蚁属等蚂蚁3882只,随后又在一票进境快件包裹中查获柳趾虎4只。
据悉,深圳海关建立非贸一体化管控平台,通过跨渠道分析、人物关联图谱和AI智能技术,将分散数据拼接,形成完整的“全景画像”,实现穿透式风险管理和分类分级监管。同时,发挥“风险+情报+现场”联合研判机制作用,及时研判“异宠”走私风险动态。
今年一季度,该关在非贸渠道截获龟甲牡丹、大王虎甲等外来物种340种,同比增长38.78%。
在卫生检疫领域,全球疫情形势复杂,深圳海关加强多病同防,守好人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据了解,该关严格监测全球疫情动态,每日制发疫情速报,每月发布专项风险评估报告,实施精准防控策略,严格执行“逢警必处”,对疫情流行区人员“逢疑必检”“多病同检”。此外,通过建设流调实训基地,联合地方卫健、疾控部门开展卫生检疫岗位联合培训,提升一线检疫人员的理论和实操能力。
今年一季度,深圳海关检出登革热11 例、其他传染病超2900例,检出数居全国海关首位。
2025年1月6日,深圳海关从一批进口的芒果干中检出菌落总数超过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限量。近年来,随着进口食品极大丰富的同时,如何让老百姓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切实维护进出口食品安全,成为海关面临的挑战和课题。
深圳海关进出口食品安全处综合科科长苗新伟介绍,“我们构建以风险管理为主线、覆盖监管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强化境内外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的收集分析。今年前两个月,深圳海关在口岸监管环节检出安全卫生等项目不合格并未准入境食品化妆品116批次,共计1318.94吨,占全国未准入境食品化妆品总批次的18.50%。”
在推动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社会共治方面,深圳海关也举措多样。该关商品检验处监测预警科副科长许桦告诉记者,“我们举办‘守护进口消费品质量安全十大案例’评选活动,并在‘3・15’期间开展‘进校园、进社区、进实验室’活动广泛宣贯,提升公众质量安全意识。”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