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难忘旅程!横岗高中高一学子开启香港研学之旅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通讯员 王滔滔 任思颖
04-14 11:5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镌刻难忘旅程,奔赴美好未来——横岗高中高一学子香港研学之旅。

近日,横岗高级中学高一年级的35名学子,踏上由香港永恒基金组织的“同心合力,共创明天”深港青少年志愿工作者考察之旅。在启程前夕学校举办的“深港研学培训会”上,横岗高级中学校长毛展煜提出,此次研学是地理空间的跨越,更是心灵与文化的对话,希望莘莘学子用脚步丈量香港热土,用眼睛记录发展脉搏,用心感受同根同源的文化基因。

感知多元香港,种下梦想种子

“我们大家对香港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高一(2)班杨同学表示,“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游学出行,更是一次知识探索、心灵成长。”香港首站,横高学子先后抵达香港立法会和香港理工大学。

一走进香港理工大学的校园,浓厚的学术氛围便扑面而来。教学楼错落有致,独特的建筑风格彰显着时代的气息;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内,莘莘学子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充满创意的实验室里,科研人员专注地进行着各种实验,不断探索未知的领域……此次大学之行让横高学子对大学的专业设置、科研成果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有了清晰而全面的了解。

传递温暖关怀,体验特色教育

次日,学生抵达香港慈云村,看望在这里生活的老人,听老人讲述过去的故事,感受艰苦岁月中的奋斗与坚持,以及对香港发展变迁的记忆。离开之际,学生们还给老人送上了提前挑选的茶叶、保温杯、血压计等礼物。

随后,学生参访了创立于1961年的香港圣公会何明华会督中学。一直以来,该校凭借鲜明的“科教兴教”办学特色,大力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助力学生应对未来的挑战。该校初三学子灿烂的笑容打破了初次见面的拘谨,在互动游戏环节,迅速打成一片,友谊愈发深厚。随后,横高学子还沉浸体验了AI技术和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编写程序、学习制作漆扇……

高一(2)班陈同学认为,青年人的成长不应局限于课本,无论是感悟孝亲精神,还是校园文化共鸣,都在提醒我们——要主动走出去,真诚交流,让“同根同源”的情感转化为共同前进的力量。祁同学也在研学日志中写下:今日方知,所谓“研学”,不仅是眼睛的游历,更是把心浸入一座城的皱褶里——在老人粗粝手掌中触摸时光,在漆扇与代码的缝隙里打捞文明。

领略长洲古韵,感受文化魅力

第三天,横高学子奔赴长洲岛。在岛上,师生们体验了拓印制作瓦当图案,在纸与墨的交融间,复刻古老的图案,感受传统技艺的韵味,品味先辈的智慧结晶。随后,同学们又深入了解了香港传统节日清明醮,聆听长辈讲述节日的由来和习俗,亲手制作寓意平安的平安包,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注入其中。

除了文化体验,长洲岛的美食同样令人难以忘怀。饭后漫步沙滩,海浪轻拍海岸,带来惬意与放松,学生们在沙滩上追逐嬉戏,留下了一串串欢快的脚印。在渔村,横高学子不仅参观了北帝庙和玉虚宫,领略历史的变迁,还与渔民交流,体验了独特的渔村生活。

夜幕降临,香港理工大学伍建新博士带来专业讲座。讲座中,伍建新带领横高学子回溯香港曲折且波澜壮阔的历史;以生动案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刻内涵与全球影响力;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的蓬勃发展,让学生们看到大湾区蕴含的无限机遇;他还分享了香港义工服务的动人故事。

铭记抗战历史,踏上归程新篇

研学最后一程,横高学子行至香港新界沙头角。庄重肃穆的红花岭抗日纪念碑静静矗立,仿佛在诉说往昔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岁月。不远处的罗家大屋,作为抗日游击队根据地,见证了东江纵队港九大队惊心动魄的抗日历程。在这里,一位年过九旬的抗日老兵,为同学们带来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老人对青少年寄予厚望,他激励大家努力奋进,报效祖国,勇挑家国重担。

参与研学的学生表示,屋内的每一处角落,每一块砖石,似乎都在低声讲述着先辈们无畏牺牲、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老人的话语,如同激昂的战鼓,深深鼓舞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让大家深刻领悟到先辈们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感受到中国人民炽热的爱国情怀。

香港研学之旅结束后,横高掀起一场以“传递精彩,共筑梦想”为主题的分享会。参与研学的同学化身“小导师”,用图、文、视频生动展示了香港的多元魅力。毛展煜表示,此次研学之旅不仅拓宽了学生视野,更在他们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相信,他们会铭记此次的研学收获,传承先辈们的爱国精神,以坚定信念、不懈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通讯员 王滔滔 任思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