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上海站)在国家会展中心开幕。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郑海荣现场为深圳打CALL,阐述这座城市对人才的独特吸引力与广阔机遇。多位在深圳工作的企业家现场分享了自己在深圳的创业逐梦的精彩故事。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
深圳,属于奋斗者的星辰大海
“作为一名在深圳扎根成长18年的科研工作者,我用4个词来概括此刻的感受:感恩、见证、使命、呼唤。”郑海荣说道。
“感恩深圳,深圳是我梦想启航的港湾。”郑海荣深情回忆,18年前,他带着两个大行李箱从旧金山来到深圳,选择深圳作为事业的起点,至今仍记得那天车窗外拔地而起的高楼,左侧美丽的深圳湾碧波荡漾,这座城市年轻、活力、包容,在那一刻就深深打动了他。
在深圳,郑海荣见证了大湾区核心引擎创新的硬核实力。深圳的创新生态让每一个奇思妙想都能找到破土而出的沃土。深圳还是一座山海相拥的翡翠之城,拥有优美的自然景观。
在他看来,这里是青春奔涌的梦想之城,深圳给予年轻人不只是机遇,更是放手创新的底气,包括颜宁在内的两位最年轻的院士都在深圳,年轻的科学家在深圳可以主持国家重大专项,可以拿到上千万的投资。“来了就是深圳人”的理念深入人心,对失败宽容,对创新探索给予高度礼遇。
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工作的18年里,他见证了深圳从“特区”到“先行示范区”的过程。深圳以制度创新破解科研与成果转化难题,政府、企业、高校院所协同发力。也正因此,他带领团队成功实现国家高端核磁共振从无到有的突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成功研发国家首台ECMO系统。这些成果的背后,是深圳对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的巨大投入。
郑海荣指出,当下深圳肩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重要使命,亟须突破先锋者、产业实干家与跨界融合人才。
他呼吁青年朋友前来深圳,体验这座城市开放、包容、高效的特质。“深圳真的没有天花板,只有属于奋斗者的星辰大海!”
深创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左丁:
深圳,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场
“作为风投行业的一员,每天我都在跟创业者交流,也在思考,什么样的环境适合人才创新创业?如何发现并成就人才?这些问题,深圳给出了有竞争力的答案。”左丁说道。
左丁认为,来到深圳,就是来到了全国最活跃的经济发展高地。深圳2024年GDP增长5.8%,增速位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成为全国首个5万亿工业大市。
来到深圳,就是来到了愿意为梦想买单的风投创投高地。深圳作为全国大胆资本的发源地,出台了国内首个地方创投法规,建立了全国规模最大的百亿级天使母基金、千亿级引导基金集群,拥有风投创投机构超 1560家,管理规模超1.5万亿元,均位居全国前三,形成了支持创新创业的充沛活水。
来到深圳,就是来到了企业站C位的产业科创高地。深圳六个“90%”的特征显著,包括90%以上的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研发资金、发明专利都在企业,整座城市都是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场。
深圳既是创新之城也是人才之城,更是创业天堂。创业者的每一次大胆尝试、每一次打破常规都会带来颠覆性的创新,都会再现华为、比亚迪、迈瑞的奋斗传奇,深圳就是创业的最好舞台。
左丁表示,深创投集团建立了完善的基金群,支持种子期、天使期、初创期、成长期等各阶段的创业。并在上个月启动种子训练营活动,只要有原创的想法,并愿意为之努力,将提供千万级的创业启动资金,匹配一群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构建一套定制化的创业辅导服务,帮助大家施展更大抱负。
云天励飞董事长陈宁:
深圳,最适合创新创业的城市
“我是一名上海的毕业生,也是一名深圳的创业者。在2014年人工智能爆发前奏,我来到深圳创立云天励飞;2023年我又带领云天励飞登陆上海科创板,被媒体称为中国的AI端侧芯片的第一股。”陈宁向大家讲述自己与这两座城市的缘分。
为什么回国之后会选择深圳?陈宁表示,2013年,他开始有了让一些AI应用落地的想法。2014年一个招商大会上,他发现深圳的公务员不仅宣讲深圳的人才和产业政策,还会一对一跟每个团队深入了解技术,分析在国内应用和落地的可能性。这种“懂产业、重实效”的作风,让他觉得深圳是一座懂你的城市,当即决定回深创业。
决定在深圳落地后,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陈宁仅用了4个小时就完成了公司的注册。这样的“深圳速度”,是当时在国外不敢想象的。
就这样,从200万元启动资金开始的云天励飞扎根深圳,10年间,企业累计承担6项国家级AI芯片攻关专项,主导制定16项行业标准,实现智能耳机芯片年出货超3200万颗,服务华为、小米等头部厂商,2023年成功登陆科创板。
陈宁用过去10年的经验总结了一句话:深圳是中国最适合海归创新创业的城市,没有之一。他援引英伟达CEO黄仁勋的观点,强调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唯一兼具“机电一体化+大模型”优势的创新高地,“相信未来三到五年,人工智能领域的‘iPhone时刻’有望在深圳诞生,智能硬件创业者不容错过。”
智平方创始人郭彦东:
深圳,对企业的支持是全方位的
“2023年初,我从美国回国到深圳创业,成立智平方(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仅两年,智平方已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机器人企业,入选全国创新创业50强,也是唯一获奖的机器人企业。”郭彦东介绍。
为什么选择在深圳做机器人?郭彦东认为,这离不开深圳完整的产业链和以软件迭代速度推进硬件发展的优势。比如,深圳智能手机产量占全球1/7;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球1/8;无人机产量占全球70%。深圳具备最完整且优质的机器人产业链。
同样,智平方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深圳在产业、资金、场景、人才等方面的全方位支持。
从产业方面,深圳南山区汇聚众多机器人及相关产业链上市公司,还有十几家怀揣壮志的机器人创业企业。同时,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分校以及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坐落于此,为产业持续输送优质人才。
资金方面,深圳设立100亿元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基金并汇聚社会创投资本打造千亿基金生态,助力智平方持续获得一线头部基金的支持。
场景方面,深圳征选100个人工智能开放场景应用,构建全场景建设体系,助力智平方率先实现产品验证与商业化落地。
人才方面,深圳形成了“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闭环,助力智平方吸引并留住国内外顶尖人才。
郭彦东呼吁:“机器人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赛道,深圳也是最适合搞机器人的城市,诚挚邀请全球英才来深圳搞机器人!”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01:00#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深圳,创新之城,活力之都,邀您共赴十五运之约 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以创新为魂,活力为韵,正张开双臂欢迎四方来客。在这里,高楼林立,平安金融中心直插云霄,深圳湾“春笋”展现滨海艺术魅力,市民中心如大鹏展翅,彰显行政心脏的活力。 深圳还是“千园之城”,1320座公园如绿色明珠镶嵌城市,大鹏半岛的碧海银沙与梧桐山的云海日出,让人流连忘返。漫步南头古城,千年文脉与现代文创交织;走进大芬油画村,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十五运会期间,深圳更添独特魅力。在宝安欢乐剧场等智能场馆,AR导航、AI机器人服务等前沿科技,让您体验未来之城的精彩。赛事之余,您可参与“全民全运”系列活动,在虹桥公园自由式小轮车赛场感受激情,在深圳湾畔的马拉松赛道尽览山海美景。 十一月的深圳,阳光与激情同在。让我们相约深圳,在十五运的青春礼花中,共赴一场创新与活力的盛宴!
01:11#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亲爱的全国各地朋友们: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我的城市,那一定是“奔跑”。深圳,就像我们班那个永远充满奇思妙想的同学,永远在创造,永远向前。 站在莲花山顶俯瞰,你会看见这座城市的心跳——高楼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深南大道上车流如织。但深圳的魅力不止于此。周末的深圳湾,白鹭在红树林上空划出弧线,远处香港的青山若隐若现。科技园的深夜,大厦里依然亮着点点灯光,那是无数梦想在发光。 这里是大疆无人机起飞的地方,是腾讯QQ诞生的摇篮。走在华侨城创意园,旧厂房变身艺术空间,咖啡香混着油墨味;盐田港的巨轮鸣着汽笛,把“中国制造”送往世界每个角落。 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带着各自的乡音和梦想,把这里变成了家的模样。 朋友们,欢迎你们来看看这座“奇迹之城”。来感受创新的脉搏,看看科技与自然如何共舞,体会什么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座城市,会用它年轻的心跳告诉你:梦想,永远值得奔跑。 深圳准备好了,期待与你相遇!
02:21腾势是中国第一个新势力豪华品牌,2010年成立,余承东余总竟然是腾势全球首位车主,腾势鱼钩测试210km/h通过,爆胎稳得住,安全实测远超标准。背靠比亚迪,技术强、服务有保障,品牌可靠,买车用车都放心。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