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2025年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在市文化馆实验剧场举行。
会上播放的2024年东莞非遗保护工作总结视频,全面回顾了东莞非遗走过的不平凡的2024。从全省首部地级市综合性非遗条例——《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正式施行,到非遗数字化管理平台投入使用,实现非遗管理数字化;从创办“最岭南”文化馆鸿福桥市集×粤港澳(东莞)非遗墟市,打响“有一种新中式生活,在东莞”,到进一步深化“江湖山海”四大非遗品牌活动内涵;从积极申报水乡文化(东莞)生态保护实验区,到评选出12家“东莞非遗主题馆”……这一年,东莞坚持培根铸魂,筑牢非遗保护根基;坚持传承赋能,激发非遗活力;坚持创新转化,赋能城市发展;以匠心精神守正创新,推动非遗保护与城市发展、文化传承、旅游经济等深度融合,推动东莞非遗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东莞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去年获评“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为此写下最为生动的注脚。
立足新起点,东莞如何更好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如何以多彩非遗丰富市民生活,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东莞市文化馆馆长、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黄晓丽在会上给出了答案:2025年,东莞非遗保护工作将更强调“系统性保护”和“提升利用水平”,继续以匠心精神守正创新,推动非遗保护与城市发展、文化传承、旅游经济等深度融合,提升东莞文化软实力,助力文化强市建设,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殷柱华高度肯定了2024年东莞非遗保护工作,并强调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锚定方向,推动非遗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打造非遗创新传承发展的“东莞样板”。
编辑 李斌 审读 白珊珊 二审 王雯 三审 汤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