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融入新兴产业浪潮,4月10日下午,盐田区工商联组织企业家代表走进深圳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AIRS)和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低空经济分院(IDEA低空经济分院),开展以“青蓝双创·新质领航”为主题的沉浸式产业对接活动。本次活动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旨在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激发民营企业家创新创业活力,为盐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沉浸式体验 触摸未来产业脉动
当日下午,企业家们走进AIRS实验室。在智能制造区,灵巧手以毫米级精度不断地模拟人手操作;在城市运维区,智能机器人不知疲倦地执行巡检任务。这里,科技不再是冷冰冰的代码与金属,而是能触摸、能感知的未来。
实验台上,3D视觉引导的灵巧手以0.02毫米精度完成捏起鸡蛋、拧瓶盖等动作。深圳市兴隆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感叹,“这已经不是粗笨的机械臂了,未来应用场景非常广阔!”
大屏上,无人机物流航线与城市建筑数字孪生体实时交互,智能融合低空系统(SILAS)正为每架飞行器规划最优路径。“我们研发的SILAS,是整个城市低空空域的大脑,能让所有飞行器都看得见。”讲解员的介绍让企业家们频频记录。
“新兴产业的产品让我感到震撼,企业不改革、不创新终将被时代淘汰。”一位年轻企业家表示,“我们年轻一代应该直面技术革命浪潮,做时代的弄潮儿。”
聆听专家讲座 剖析产业未来密码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专家学者们走上讲台,开启了一场知识的盛宴。
低空经济领域专家深入剖析智能融合低空系统(SILAS)的攻关进展,勾勒出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宏伟蓝图;人工智能专家则聚焦具身智能与灵巧操作技术,讲述算法硬件协同如何推动产业变革。
“低空经济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催生万亿级产业集群,盐田区正抢占这一赛道制高点。”深圳兴汇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说。“盐田打造了智茂低空经济产业园和eVTOL专业化园区,已有11家低空经济企业入驻,计划年内引入30家企业,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
思想碰撞 座谈交流催生实质合作
“建议建立企业技术需求直通机制,让实验室成果更快转化!”青年企业家代表的发言引发共鸣。AIRS研究院副院长现场回应:“我们已和企业成立了14个院企联合实验室,6项技术进入产业化阶段,欢迎企业深度参与。”
座谈中,企业家们结合盐田实际,围绕“无人机港口巡检”“智能仓储机器人”等场景展开头脑风暴。多家企业与研究院达成合作意向,计划在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强产学研合作。
近年来,盐田区工商联以“商会+产业链”模式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次活动标志着盐田区越来越多民营企业家在新兴产业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
未来,盐田区工商联将以新兴产业为着力点,持续深化“统战+经济”工作实践,推动民营企业家在科技浪潮中勇立潮头,为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盐田区委宣传部供图)
编辑 王雯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