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口学校师生共创!手搓版新能源车“蛇 A00001”亮相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04-09 13:2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4月7日清晨,蛇口学校升旗仪式,一辆手工搭建的新能源电车缓缓启动,车身上“蛇A00001”的专属牌照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辆由蛇口学校“破·创空间”社团的20余名师生自主研发的“梦想之车”,正式开启首次校园巡游,学生驾驶员载着同伴快乐出发,欢快的鸣笛声伴着自豪的掌声,在操场上空久久回荡。

“破·创空间”负责人李聪老师介绍,自2023年5月该社团成立以来,“破·创空间”秉持“做中学”的理念,带领学生们从拆解废旧机械开始进行“破坏式学习”,各种仪器以及废旧电脑、空调、电风扇、钢琴等废旧电器、家具,都成了学生们的教具。而“创”则重待零部件被拆解、认知后,再由学生进行创意设计和制作,获得新生命。

这辆“手搓版”新能源车的诞生可是个大工程。“新学期第一堂社团课,大家谈论到小米SU7,便产生了自己搞一台新能源汽车的想法。”李聪回忆,从一个念头到一呼百应不过一堂课,然后,师生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查找资料、设计草图、购买配件,学习烧焊、切割、组装……学生们在老师指导下,将货架铁管、玩具方向盘、电三轮鸣笛系统等零件,设计、组装并搭建完成这样一辆长2米、宽1.4米、高1.5米的微型新能源车。“这辆车搭载72V锂电池组,采用2000瓦电机驱动系统,最高时速25公里/小时,续航里程可达50公里,其创新性整合了传统手扶拖拉机的刹车系统与越野改装轮胎的技术方案,彰显出团队化繁为简的工程智慧。”

蛇口学校党委书记王小洪驾驶师生共创新能源车

“原以为搞出来的是个模型,”蛇口学校党委书记王小洪闻听师生们真的“手搓”出一辆能源车来,欣喜地进行了试驾。他表示,学校以“无边界学习,全资源育人”理念为引领,一直在积极引领师生打破知识边界,跳出传统学习模式的框架,拥抱教育的无限可能。尤其在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技术迅猛发展背景下,“破·创空间”力求给学生提供的不仅是技术实践的机会,更有劳动教育内涵,学生们手中的每个焊接点都凝结着工匠精神,每次系统调试都在培育解决问题的能力。

记者了解到,项目组的学生在开发能源车过程中,还顺便解决了动力匹配、重心平衡等多项技术难题,仅刹车系统的迭代测试就多达17次。“一场神奇的‘造车运动’,不仅让书本知识落地为可触可感的实践成果,更在大家心中播下了‘中国智造’的种子。”项目组学生八(2)班王世可同学表示,“蛇A00001”不仅是一个编号,也象征着创新基因的传承,同学们亲眼见证自己造的能源车从“白日说梦”走向现实,内心无比激动。大家也期待,可以动手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

八(2)班王世可同学驾驶着能源车进行首次校园巡游

校园巡游时刻,操场上飘扬的彩旗与“蛇A00001”交相辉映,勾勒出新时代蛇口校园科创的生动图景。据悉,这辆能源车后续将作为移动教具投入社团,其创作过程、技术图纸也将整理汇编成校本教材。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璐 三审 崔霞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