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是第21个全国爱眼日,5日,主题为“呵护眼睛,从小做起”的活动在广州举行。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专家在活动现场表示,随着环境和生活方式变化儿童近视发生率不断上升。研究结果显示,学校每天增加一节40 分钟课外运动,能有效降低学生近视累积发生率 9.1%。
“近十年来全世界青少年的近视发生率都在上升,且越来越年轻化。”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屈光专科副主任杨晓表示,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监测结果显示,近视检出率小学生为40.89%,比2005年增加9.22%;初中生为67.33%,比2005年增加9.26%;高中生为79.2%,比2005年增加2.04%。
中山眼科中心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针对广州市荔湾区71所小学5053名学生作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15岁青少年近视率达78.4%,5岁儿童近视率达5.7%。研究发现,广州市中小学生7-10岁开始进入近视高发年龄,12岁达到发病最高峰,在此之前是近视防控的最佳时机。
据介绍,近视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和遗传因素。父母双方为近视者,小孩患近视的危险因素增加。环境因素则包括近距离工作、不正确的读写姿势、视环境不良、户外运动不足、及营养因素等。
从调查情况看,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行为发生率比较高,主要包括用眼距离过短、作业时间过长、握笔姿势不正确、趴在桌子上读写、躺着看书和关灯后玩电子产品等。同时,教室视环境不良问题亦较为严重,包括照明度不佳等。
预防近视,增加户外活动是最管用的办法。“中山眼科中心研究表明,户外运动有助于改善视力,建议给孩子们创造机会走出课室。”杨晓称。
另有研究发现,近视儿童摄入更多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能量,需改善膳食模式,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增加摄入维生素A有助提高夜间视力。
编辑 白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