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青少年拥抱AI时代,点亮科普公益计划首期青少年AI工作坊圆满收官

点亮慈善基金
04-03 19:43
摘要

3月2日,AI工作坊围绕“AI工具应用与创新思维培养”双主线展开,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阶梯式课程助力青少年认知突破

3月30日,经过2024年覆盖10000余人次的公益实践迭代,由点亮科普公益计划自主研发的青少年 AI 科普课程——《AI工作坊》第一期在经过四周体系化训练后顺利结课。 《AI工作坊》以“工具为桥,思维为核”为主题,包含AI工具思维培养、单一工具精通、多工具联动、智能体创建四大内容,带领10余名青少年学员及其家长揭开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纱,掌握AI时代核心技能,工作坊自主开发的《AI英文作文批改助手》等作品已上线小程序,引发了家长深度使用AI的兴趣。

从“工具认知”到“智能创造”

课程赋能思维升级  

3月2日,AI工作坊围绕“AI工具应用与创新思维培养”双主线展开,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阶梯式课程助力青少年认知突破。第一、二课以趣味案例拆解AI本质,学员通过对比ChatGPT、Kimi等工具对同一问题的解答差异,直观理解数据偏见与“幻觉”风险,建立起“人主控、AI协作”的理性思维框架。

在夯实认知基础上,第三、四课聚焦实战创新,以“让照片动起来”为命题,引导学员跨工具联动AI搜索、生图软件,完成需求拆解与流程设计,并利用低代码开发平台自主开发出“AI英文作文批改助手”“历史事件时间序列学习工具”等实用解决方案。优秀学员代表在展示《历史事件时间序列学习》作品时感慨:“过去以为AI只是聊天机器人,现在学会了用不同工具组合解决复杂问题,像拼积木一样。”

“技术消费者”向“责任型创造者”转型

本期工作坊成果显著,在工具思维层面,全体学员均掌握“需求拆解→工具适配→验证迭代”方法论,能够自主设计跨工具任务链;创新实践方面,学员将方法论转化为《AI英文作文批改助手》《历史事件时间序列学习工具》等实用作品,其中《个性化偶像小卡制作》工具因精准结合图像生成与用户偏好分析,成为课堂AI应用热门案例;伦理认知维度,通过“隐私泄露”“AI声音克隆”等案例分享,学员建立起“技术可行≠伦理可行”的边界意识。

据悉,点亮科普公益计划将构建“公益+企业+学校”三方联动的AI教育生态圈,持续推进青少年AI工作坊计划。在跨界协作框架下,吸纳更多的科技企业开放工具权限与算力支持,降低技术使用门槛;多所企业、中学已计划将工作坊案例纳入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实现项目成果向常态化教学的转化;社会应用层面,工作坊开发的《AI英文作文批改助手》等作品已上线小程序投入实际使用,吸引超百名学生及家长互动体验,形成“学习-创造-反馈”的闭环。

编辑 詹珊珊 审读 柳春晓 二审 邹远先 三审 洪鹏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