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大学举行

深圳特区报记者 焦子宇
04-03 11:3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为大湾区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近日,“2025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大学丽湖校区举行。会议聚焦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政府代表、学术专家、企业领袖及高校师生等100余人齐聚一堂,共谋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活动由深圳大学主办,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承办,经济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重点实验室协办。

本次会议特邀贸易投资、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领域20余位权威学者作大会报告与专题报告,分享前沿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开幕式由深圳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郑尊信教授主持。

开幕式上,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月兴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以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贸易投资、数字经济、产学研融合、科技创新、区域协同发展,这不仅是深化产学研融合的重要实践,更为推进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他期待来自各地高校机构企业与政府一道结合,探索创新合作路径,推动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党委副书记丁玉贤表示,科技创新是国家强盛之基,产业创新是经济发展需要,资金链、创新链和产业链之间的平台搭建和市场服务也在不断完善,促进会支持深圳大学、阿里巴巴中国软件有限公司、四川工商学院、新疆老教授协会等相关单位,共同发起建立中国国际贸易与投资科研创新平台。

深圳市商务局局长张非梦表示,希望通过今天的研讨会,既为中国在未来国际贸易上更好地走出去,又能为深圳可持续高速发展献计献策。

主旨报告环节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教授主持。商务部原副部长陈健以《新形势下的国际投资》为题,深度解析全球投资格局变革与大湾区机遇;广东省商务厅厅长张劲松以《塑造广东贸易的战略态势和战略优势》为题,深入剖析了广东贸易发展的新方位、新动能;深圳大学开放与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顾学明则围绕《以高水平开放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分享开放型经济的新实践。

活动中,与会嘉宾还为“中国国际贸易与投资科研创新平台”和深圳大学经济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重点实验室进行揭牌。据悉,“中国国际贸易与投资科研创新平台”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批准设立,旨在推动国际贸易与投资领域的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深圳大学经济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实验室是广东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由深圳大学牵头建设,聚焦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推动大湾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活动中,深圳大学数字经济专业硕士项目为7位行业领军人物颁发首批校外导师聘书。深圳大学数字经济专业硕士项目为深圳经济特区首个非全日制数字经济专业硕士项目,项目依托广东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经济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重点实验室”,培养理解数字经济运行规律,系统全面掌握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过程中的数字经济政策、治理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项目结合技术发展前沿和行业最佳实践,设计数字化技术课程板块,设置人工智能导论、区块链与数字货币、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核心课程。采用“学术导师+业界导师”模式,师资包括知名学者及行业专家。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深圳大学数字经济专业硕士项目将助力学生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还发布了“阿里巴巴橙点同学”教育公益项目成果。阿里巴巴集团秉持“科技向善”理念,通过“橙点同学”项目,以公益之力赋能数字化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

以智聚力,共筑湾区未来。本次研讨会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享与跨界对话,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未来,深圳大学将依托新成立的创新平台与实验室,深化各方合作,推动科研成果向产业应用转化,深圳大学数字经济专业硕士项目将助力湾区培养数字技术与经济管理融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大湾区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图片由深大提供)

编辑 秦天 审读 刘彦 二审 李璐 三审 闻坤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焦子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