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下午,76岁的王朝珠在外孙女张嘉慧的陪伴下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这位山西文水籍的老书法家第一次踏上深圳的土地,行李中装着准备送给深圳的几份“手信”——他亲笔书写的几幅书法作品。
五年前,他用一支毛笔为这座陌生的城市写下23个地铁站名;如今,他跨越千里,第一次触摸到这份“未曾谋面却早已相知”的温暖。从一封征稿帖到一场全民接力,从一方砚台到一座城市的脉搏,这场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映照出深圳的文化肌理与人文温度。
▲4月2日下午,深圳地铁集团工作人员在宝安国际机场迎接“山西姥爷”王朝珠。 受访单位供图
“陌生人的善意是深圳的日常”
“深圳地铁10号线的站名是我姥爷写的,但他从没去过深圳……想收集站名照片给他看看!”3月27日,一则标题朴素的帖子在小红书平台掀起波澜。发帖人张嘉慧——王朝珠的外孙女,用寥寥数语道出心愿,却意外叩开了深圳人情感的闸门。
“安排!马上拍!”“这就去10号线打卡!”一时间,数百张照片涌入该篇帖子评论区,1800多条评论,1.4万多个点赞,10号线23个站名的“现场照”很快被“接力”集齐。冬瓜岭、雅宝、雪象……每个站名的隶书题字都被拍得清清楚楚。这场“线上摄影展”迅速蔓延至朋友圈,评论中既有对书法的专业解读,也有“字和人一样可爱”的率真赞叹。网友纷纷留言:“老爷子把‘冬瓜岭’写得憨态可掬,仿佛站台上真长出了胖冬瓜!”“看到这些字真的有点泛泪,有历史感又圆润饱满洒脱,感受到了老爷爷纯净的心”“好可爱!易读性很好,又很有人文感,还有童趣。”
深圳人的热情远不止于此,点赞之余,深圳网友还热情地邀约“姥爷”来深圳游玩,并贴心地附上了游览路线及深圳天气指南,提醒“姥爷来时记得带伞”。
“起初发帖的时候,我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反响。”看到一张张网友上传的姥爷书法作品后,张嘉慧也十分激动,“姥爷超开心,谢谢家人们!”她随即教姥爷下载了小红书,让老人家看到了网友们拍的照片和点赞。“姥爷激动得嗓子都哑了。”深圳网友的热情和响应速度让张嘉慧全家十分感动:“深圳人真的特别友好,感觉突然多了很多深圳的亲人。”
“陌生人的善意是深圳的日常。”一位网友这样跟帖说。一条随手发的求助帖,带出了深圳的温暖。这场全民接力的背后,是深圳人对“文化共建者”的天然敬意。正如网友“深南大道的风”所说:“老爷子把笔墨种进地铁,我们就把春天还给他。”
3天后,王朝珠收到了深圳地铁集团请他来深参观的邀请,许多网友得知后十分期待。姥爷也在与媒体的远程连线中表达了激动的心情:“心里头特别地兴奋、高兴,我的愿望能实现啦!”
▲“粉丝”迎接王朝珠。据读特
晶报记者了解到,自4月2日抵达后,在接下来几天的深圳之旅中,王朝珠将亲临深圳地铁10号线,与五年前他所书写的地铁站名“同框”合影,参观被誉为“地下艺术馆”的深圳地铁岗厦北站,打卡最近火出圈的深圳“魔法图书馆”(深圳图书馆北馆),并去早就心仪的龙岗甘坑古镇走一走。
七旬姥爷成深圳地铁“隐藏设计师”
“深圳要做书法站牌?咱也试试!”2020年春,山西交城卦山风景区的工作室里,71岁的王朝珠戴上老花镜,铺开一张宣纸。彼时深圳地铁10号线向全国征集站名书法的消息,让这位与共和国同龄的老书法家心潮澎湃。那时,因为景区封山,无人打扰,他独自一人对着站名反复揣摩,一个字一个字地查字典、翻资料,看书法作品字帖,反反复复地誊写。
“深圳是一座现代化大城市,书写地铁站名,是一个展示自我的好机会。”王朝珠在采访中表示,当时他挑出了两个自己最擅长也最能体现自己书法特色的站名——“光雅园”“禾花”,用繁体隶书郑重写下后装入信封寄出。此次深圳10号线之行,这两个站点也成为了姥爷最期待参观的站点。
王朝珠并不知道他是从多少作品中脱颖而出,也不知道自己的书法哪里打动了评委,不久后,他便接到了书写10号线站名(除华为站)的任务——不是自己想的一两个,而是全部站名,记得当时可“心红”(兴奋、心里非常期待)了。
深圳地铁方面介绍,2019年,深圳地铁进入多条线路的集中施工期。为了宣传和传承中国书法传统文化,当年9月,深圳地铁包括10号线在内的61个车站,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书法站名。征集公告一发出,投递作品便从各地“如雪片般飞来”,王朝珠就是其中一位投稿者。深铁建设设计管理部负责建筑装修设计管理的高级工程师程荣回忆,此次征集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144个城市和地区的2200余幅作品,候选作品中有正楷、行楷、魏碑等字体,“王朝珠的隶书,入笔如蚕头,收笔像燕尾,庄重而不失风趣,一下就脱颖而出。”
深圳地铁10号线2020年8月开通运营前夕,工作人员还给王朝珠发去部分站名照片,邀请他去实地看一看。因为疫情原因,姥爷没能成行。
又是一年春,王朝珠笔下的字早已成为了深圳人身边的风景。和家人聊天,他说起当年的遗憾:“乘客们喜欢吗?用得合适吗?”于是,才有了这段时隔五年的双向奔赴。
1949年,王朝珠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北白村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小受父辈熏陶热爱写字。20世纪90年代,受他的哥哥——国家一级美术师、山西画院原院长王朝瑞的影响,王朝珠开始专注于汉隶的学习。年轻时,王朝珠曾有意识模仿大哥的隶书,大哥鼓励他,要写出自己的特色,这句话刻在了他的心中。“集众长,归于我,斯为大成”,终于形成了今天网友口中“老茶馆的烟火气”的“神仙书法”——“姥爷体”。如今,王朝珠的隶书作品深受大众喜爱和社会认可,曾多次参加全国书画展入展获奖,有的被有关单位收藏,还有的被勒石入碑。目前他是中国书画院高级院士、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等。
张嘉慧回忆起幼时与哥哥经常跟随姥爷握笔写字的经历,她表示,姥爷的出圈让她感觉到,这是属于我们中国人独有的浪漫。“不论是黄土地的山西文水,还是特区深圳,我们都深爱着中国传统书法,从未遗忘用毛笔与世界交谈。”
聊起书法,王朝珠神采奕奕,“站名征集本身就是一项充满文化意义的活动。”他表示:“希望自己的书法在深圳地铁展出,能给下一代起到促进的作用,让他们爱书法,爱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国人就应该把中国的字写好。”与此同时,他谦虚地表示:“我还有很多不足和进步的空间,需要潜心学习。听说深圳很多地铁站的站名设计特别好,其中有许多书画大家的作品,想好好学习一下。”
横竖撇捺,皆是山河
深圳地铁10号线,这条贯穿城市南北的线路是深圳最繁忙的地铁主干线之一,最多时每天客流量有62.8万人次,这是王朝珠所在县城人口的近3倍。
然而,这不仅是一条交通干线,更是一条“流动的文化长廊”。此次,令王朝珠“出圈”的隶书站名如同钥匙,再次开启了人们认知深圳的全新维度。
早在2004年,深圳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4号线一期工程在行业内首次采用书法站名的形式来标识地铁车站,便获得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这座以“速度”著称的城市,在钢铁轨道中埋下了一颗文化种子——用书法标识地铁站名。这一创新之举,让千年翰墨渗入城市肌理。20年后,深圳地铁4条线路、66座车站的书法站名连缀成网,如一条条流动的文化动脉,在百米深的地下编织出“看得见的文明”。
“站名是车站的标志性识别信息,能让乘客在四通八达的地铁网络中快速识别、精准定位目的车站,提升乘客地铁出行的便捷体验。书法作为国粹,长期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的各个角落,是市民接触最多的文化形式之一。地铁站名与书法艺术相结合,既有利于实现站名集导向功能性、人文情怀性、书法艺术性于一体的效果,展现特区建立45年来的新风貌,并为公共交通系统的文化建设提供示范;也有利于塑造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的文化品质与创意品位,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深铁建设相关工作人员解释说。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市民积极参与城市建设的主人翁精神。深铁建设相关工作人员回忆,当时征集公告一经发出,咨询电话就频繁打来,还有古稀老人手拄拐杖上门递交书法作品。
据介绍,深圳地铁1号线一期、4号线一期工程开创国内地铁系统书法站名先河。1号线站点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及深圳本土9位名家执笔(除世界之窗);4号线(少年宫-福民段)引入书法站名,成为深港双城文化交融的隐喻;6号线全线27座车站启用颜体楷书,书写者李平安——河北省武安市一位乡村教师,其字端庄雄健,与线路串联光明科学城的科创气质形成奇妙共振;10号线23座车站隶书站名由王朝珠创作,此外“华为站”三字为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遗墨。
除了站点标识系统,深圳地铁在车站建筑风格、颜色、雕塑绘画等部分也别具一格。岗厦北站,因其中庭设计了25个采光天井,被网友称为是“深圳之眼”。站台下方创新设计的一条全透明玻璃隧道,让乘客可以清楚看到地铁列车穿梭飞驰的全貌。这些具有未来感的设计,每天都吸引无数市民游客专程前来打卡体验,该站也被央媒誉为“中国最美地铁站”之一。
这座城市用时间证明:地铁不仅是运输工具,更是文明的容器。那些被千万次凝望的站名书法,早已超越导向功能——在这里,传统无需沉睡于博物馆,它可以在钢铁轨道上奔跑,与未来击掌相庆。
爱,从来都是双向的,或许这正是深圳久藏未露的人文魅力。
编辑 周晓飒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诚邀您来写诗!用诗歌和AI,#把深圳写进诗#,打开45年的深圳记忆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你在深圳的第___年。或许在莲花山的朝阳下,你留下和深圳的第一张合影;在深圳湾的潮涌中,你看着高楼大厦如璀璨星辰。在夜幕中点亮那些奋斗的故事、深情的岁月,如今有人把它们编织成诗画传扬。 今天,距离深圳经济特区45岁生日,正好还有45天。读特客户端联合深圳市作家协会、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推出“诗颂深圳,AI绘鹏城”特别策划活动,以“诗、诵、画”三位一体形式,呈现一场致敬特区精神、展现时代风貌的跨领域文化盛宴。 与此同时,我们也诚挚邀请深爱这座城的您,在鹏友圈带话题#把深圳写进诗#,用诗意的祝福,给深圳写一封“云端诗笺”。 【本期话题】#把深圳写进诗#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上传文字、图片或30秒以内视频,分享你对深圳诗意的祝福。 每一行诗句都是最深情的告白;每一幅画作都是一份炽热的心意;每一段声音都汇聚成礼赞特区的磅礴力量;每一句奋斗者的祝福既献给深圳,也献给未来……让我们携手,以诗歌之名,共赴下一个璀璨征程!
“圳”好玩!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 暑期精彩不断!深圳各大公园推出40余场主题文化活动,涵盖群艺展演、自然教育、体育健身、户外音乐、艺术展览及创意市集六大板块。同时,读特小记者策划了5场趣味活动,通过互动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这个暑假,你准备带娃去哪里探索呢?快来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一起发现更多好玩去处吧!
00:08
这个暑假,深圳公园40余场文化活动轮番上演
00:05
深圳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上新”,上半年新增无人机物流航线50多条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