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零废弃日:从“‘零’机一动”开始,解锁“万事OK”的可持续生活

深圳特区报记者 黄子芸
04-01 19:1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3月30日,第八届零废弃日暨第三届国际零废物日如期而至,这场由万科公益基金会、壹基金和零萌公益共同发起,联合国人居署中国办公室支持的全国性公众倡导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27个省级行政单位、104个地级市的225家社会组织、企业、学校、社区及政府单位等伙伴积极参与。今年的零废弃日把“‘零’机一动,万事OK”作为“通关密语”,号召每个人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从“零”机一动开始,每完成一次零废弃行为,就给自己比个OK,让OK手势变成可持续日常的勋章。

演员胡歌陈龙化身 “零废弃生活倡导人”,为可持续生活方式打CALL

活动中,演员胡歌以“昆虫生态观察”为切入点,倡导“减少一次性制品消耗,践行修旧利废新时尚”;演员陈龙通过倡导“自带杯和骑行”,示范绿色出行与低碳消费的深度融合;生态艺术家韩李李以“随身环保袋”诠释《“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倡导的简约适度生活理念;壹基金大使张云龙则用“旧物改造工坊”生动演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构建。

日常生活中的可持续:从知识到行动的零废弃全链条

万科公益基金会发布了名为《垃圾分类到底是玄学还是科学?我们给奶盒装了GPS!》的低值可回收物循环之旅视频,和公众一起开展一场硬核的科学实验。

由万科公益基金会与乐修匠联合发起的旧物维修活动,在多个社交平台发起打卡挑战,并在西安、包头、青岛、温州、长春和武汉六城组织开展20场公益维修。

万科公益基金会联合善淘发起“以袋换书”行动和“零废弃徽章+主题口号”活动,并开设《可持续城市——环保从身边做起》公益课程。在梅沙碳中和社区邀请社区居民在绿色空间践行循环经济。

在中国环境记协指导下,蔚蓝地图携手万科公益基金会、绿色江南及青岛你我发起的“零废弃日-可持续生活方式打卡”行动,鼓励大家每日随手解锁一个低碳行动。

“咖啡渣”变身“ 咖肥”:从社区到故宫再到动物园的可持续循环实践

万科公益基金会与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及社区厨余堆肥平台合作,发布《咖啡渣堆肥指南》,助力啡渣从“垃圾”升级为循环经济资源,推动“科学减废”进入日常生活。

深圳大梅沙万科中心碳中和实验园区,联动全域咖啡馆回收废弃咖啡渣,带领公众一起从理论到实践,赋予废弃物“逆袭新生”的无限可能。

故宫博物院联合万科公益基金会发起的故宫零废弃项目发起了 “一渣成肥,啡同循常”主题活动,邀请观众参与用餐光盘或自带杯到店点单行动。

南京红山动物园积极践行着零废弃理念,将动物园里回收的咖啡渣转化为堆肥资源。鼓励大家发现生活中更多零废的可能性。

《零废弃推动力报告》发布:为实践者提供更多 实践“零”感

3月30日,第八届零废弃日当天,万科公益基金会携手BottleDream共同发布《“零”机一动万事OK——零废弃推动力报告》,破解影响零废弃推动的关键因素,揭示推动本土零废弃的核心力量,为实践者提供更多实践“零”感。

零废弃日正在用更年轻、更有趣、更实用的方式传递可持续发展理念,让生态文明理念扎根生活。未来,期待有更多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伙伴加入“零废弃阵营”,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顶层设计落地为可触摸的日常,一起写下对“双碳”战略最鲜活的民间注脚——这不仅是生活方式的革新,更是文明形态向绿色范式的深度跃迁。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 秦天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闻坤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黄子芸)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