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在“深港联动・创领未来”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基金投资项目签约仪式暨人工智能企业路演活动上,梦工场基金首批项目正式签约,标志着梦工场基金从战略布局转向实质性投资落地。活动现场,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基金与咸兑科技、Manifold Tech两家高成长性科技企业签署投资合作相关协议,并支持戈壁创投设立跨境子基金。
助力深港两地企业实现协同创新
戈壁创投作为创投机构,2016年进入大湾区以来,一直专注于投资区内新兴科技企业,是香港高校孵化出来或关联的初创公司中最活跃的投资者,累计投资80余家香港初创公司,包括其中约20家香港大学衍生初创公司。
戈壁创投董事总经理潘俐文介绍,戈壁创投拟通过QFLP架构引入香港高校基金,联合梦工场基金在前海设立跨境投资基金,重点孵化智能制造、机器人、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等领域的深港早期项目。这些项目精准锚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硬科技”赛道,通过“直投+子基金”双轮驱动,既解决初创企业融资难题,又构建跨境资本循环通道,加速深港协同创新。
作为港资企业,咸兑科技专注AI动作捕捉技术,拥有70余项核心专利,产品嵌入小米、荣耀等1.5亿台终端设备,计划通过基金支持加速拓展医疗康复、人形机器人等高附加值场景。Manifold Tech专注智能三维感知和重建算法及产品开发应用,其毫米级三维感知算法连续两年斩获全球行业竞赛冠军,已服务中国建筑、大疆等龙头企业,是宇树机器人空间感知组件供应商,相关融资将助力企业深入机器人感知领域及拓展海外市场。
“目前,企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本次获得梦工场基金及相应的银行债权融资近千万投资,不仅将从资金链上带来助益,还将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多资源对接机会,我们将利于这笔资金快速拓展应用,研发更多新技术,以及服务更多客户群体。”咸兑科技创始人兼 CEO刘顺男表示。
目前,梦工场已培育数百家香港科创企业,形成 “前端基础研究在香港、后端成果转化在前海”的特色模式,未来还将持续整合两地资源,推动硬科技技术积累。
以催化剂作用推动“从实验室到生产线”无缝衔接
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基金作为前海“1510”发展模式的核心载体,首期规模5亿元,通过“直投+子基金”双轮驱动,聚焦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生命健康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将重点解决港企港人创新创业融资难题,为香港科研成果在前海产业化提供“第一公里”支持。同时,梦工场基金不仅提供资金,更将依托弘毅投资成长型企业和并购的经验,通过积累的头部企业和链主企业资源为投资项目构建产业生态圈,联动头部企业导入订单,实现“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无缝衔接。
“本次我们主要与企业和投资机构展开合作,一方面扶持企业给予资金支持,一方面联动创投机构助力基金尽早落地,并进入投资期。在该基金落地的早期阶段,我们还希望基金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助力企业吸引更多市场化机构的关注,跟投。”弘毅投资总裁曹永刚表示,希望资金注入后,不仅能助力企业研发技术等,还能帮助他们对接产业资源,实现更多落地场景,进一步拓宽市场。
曹永刚还透露,4月,弘毅投资还将会在香港同步设立同等体量的基金,以形成深港合力,扶持更多港人港企来前海梦工场创业,圆梦。
“我们计划在前海落地子基金,落地后我们也会联合前海投资更多香港项目,助力他们实现更大发展。”戈壁创投董事总经理潘俐文告诉记者,在与被投企业沟通过程中,发现他们很多都有到内地发展的需求和意愿,接下来,他们在投资香港优势学科项目的同时,也会联合前海深港合作政策优势,帮助他们利用好两地资源。
当天,在AI主题路演环节,NEXX 中国、医克生物、逗号科技、香港互联立方等4家香港背景企业围绕物流大模型、新型核酸疫苗、数智决策等前沿领域展开路演。路演项目覆盖技术壁垒、商业模式及融资需求,吸引投资机构与产业链资源方深度互动。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刘彦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窦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