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田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凭借区委大院虚拟电厂建设成果,荣获深圳虚拟电厂首批“优秀用户”称号,成为全市首个获得此荣誉的公共机构。为此,福田区机关事务管理局重点围绕“引进来”与“走出去”两大战略作经验分享会,现场展示了公共机构领域从技术聚合到标准输出的全链条实践成果,构建政企协同创新的“场景展厅共生体”。
引进来:创新合作模式,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
福田区机关事务管理局通过“场景需求超市”纽带,创新“国企筑巢引凤、市场开花结果”机制,联合华为数字能源等顶尖企业,建成国内首个“光储超充+车网互动”一体化停车场示范站,集成先进储能、超充及虚拟电厂技术,促成超10亿元合作意向。在技术上,创新应用“光储充柔”微电网技术,聚合分布式资源,实时调节能力达300千瓦,并铺设5383平方米光伏板,年发电约100万千瓦时,实现车网高效互动,成为深圳首个100%绿电公共机构,获评2024-2026年国家级“绿色低碳公共机构”、入围2024年广东省应用场景清单并获得全省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
走出去:输出经验与标准,助力公共机构绿色转型
福田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在虚拟电厂与近零碳机关建设实践中,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福田经验”。通过总结技术路径与管理模式,编制全市首个《深圳市近零碳机关标准化建设》地方标准,系统性提出公共机构低碳转型的“四步法”——规划先行、技术集成、数据赋能、行为引导,覆盖能源管理、设备技改、碳核算等12项核心指标,为全国公共机构提供可操作的低碳转型指南。同时将“政府+企业+技术”合作模式推广至博罗、和平、隆安等对口地区,输出分布式光伏与储能建设经验,带动当地新能源产业链协同发展。除此之外,还积极推广“AI+绿电”跨界组合模式,推动更多公共机构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
双轨赋能:打造近零碳机关“超级试验场”
福田区机关事务管理局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策略,成功推动了虚拟电厂及相关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未来,将加快把区委大院打造为场景创新的“试验场”。在低碳环保领域,以福田会堂为试点,今年将打造融合“相变蓄冷+高效主机+AI调控”等技术的中央空调系统,可根据室内外环境变化和实际需求,智能调节运行模式,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并将该系统接入虚拟电厂。积极推进光伏“宜铺尽铺”、设备技改“应替尽替”,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实施“技术+管理+行为”复合减碳模式,从技术创新、管理优化、行为引导等多个维度发力,探索出可复制、可持续的近零碳机关建设路径,为公共机构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经验。
(图片由受访对象提供)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刘彦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