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展预告|“复调坐标”:九位艺术家带来跨文化实践艺术

读特新闻记者 常城
03-21 11:24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复调坐标——超越疆域的自我重构”展览以马可鲁、李迪、杨千、李新建、骆莉、佘海晴、吕康佑、大粒、林凯旋九位艺术家的创作为样本,揭示了跨文化实践中艺术主体如何通过混杂性策略突破中西二元对立,构建新的认知框架

三月的深圳,春风拂面,艺术的气息在深圳这座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城市迅速弥漫。朗信艺术中心2025年度首场重磅展览来袭:“复调坐标——超越疆域的自我重构”。展览将于3月22日下午三点开幕,在巴塞尔艺术展与深圳艺术周交相辉映之际登台亮相,汇聚前沿艺术实践,更在全球与在地的对话中探索自我重塑的多重维度。

复调坐标——跨文化实践中的自我重构与艺术范式突破

在全球化的裂变与重组中,海归艺术家群体以其独特的跨文化经验,成为解构文化本质主义、重构艺术范式的重要力量。“复调坐标——超越疆域的自我重构”展览以马可鲁、李迪、杨千、李新建、骆莉、佘海晴、吕康佑、大粒、林凯旋九位艺术家的创作为样本,揭示了跨文化实践中艺术主体如何通过混杂性策略突破中西二元对立,构建新的认知框架。展览标题中的“复调”与“坐标”构成方法论的双重维度:前者指向文化身份的多元共生与动态博弈,后者暗示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位置的流动性与重构可能。二者的辩证关系,成为展览展开批判性对话的核心逻辑。

马可鲁《啊打- 蓝》布面油画 210x210cm 2020

李新建《曼塔尼亚不眠的星辰》布面油画 500X300cm 2020-2021

吕康佑《岛系列—昼》纸本水墨综合 80x100cm 2019

佘海晴《打破重组》综合媒介 尺寸可变 2023

李迪《结构·波》布面丙烯 60x50cm 2024

杨千 《异度No.22A》(紫光灯下)综合材料于木板 直径40cm 2022

骆莉《痕》瓷/锔钉(铜)15cm X 7cm X6X2、黑白照片37.3cm×30cm、纸上绘图72cm X32.5cm 纸上丙烯着色36cm:X28cm 装置和文献 2014

大粒《存在/此在/图像》宣纸、Pva、丙烯油画布 120X150cm  2023

林凯旋《深夜,我想和ta一起舞蹈3》布面油画 200×150cm 2023

本次展览中的艺术家们,以跨媒介实验与哲学思辨的共振、物质考古与感知重构的互渗,共同编织出全球化语境下的艺术认知革命。

马可鲁的转印层积、李迪的禅意转译、杨千的光学干预构成了文化转译的“元语法”;佘海晴的价值重构术、骆莉的文化基因缝合术、林凯旋的神经编码术则指向传统经验的当代转生。这些实践昭示着:所谓“文化坐标”的超越,本质是通过对物质本体的持续解域,在差异的湍流中重构艺术的认知维度。当坦培拉的永恒性承诺被荧光分子的量子跃迁击穿,当锔钉缝合的瓷片裂痕与GPS轨迹的数码烙印形成拓扑对话,艺术的边界便不再是地理疆域或符号系统的囚笼,而成为德勒兹所言“千高原”式的思想实验场——在第三空间的裂隙处,在身体与技术的共生中,这些创作以异质共生的美学张力,宣告了全球化时代最具生命力的文化自觉:不是消弭差异,而是在差异的动态博弈中,让艺术成为永续重构的复调史诗。

艺术家:马可鲁、李迪、杨千、李新建、骆莉、佘海晴、吕康佑、大粒、林凯旋

展览时间:2025.3.22-5.5

展览地址:深圳市罗湖区宝安北路1004号朗信集团4楼朗信艺术中心

门票:免费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高原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万晖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常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