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青年 | 编程猫创始人李天驰:专注做好编程课,构建全球AI人才生态

深圳特区报记者 黄子芸
03-16 21:3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今年春节,AI大模型DeepSeek走进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宇树科技的“秧歌”机器人穿着花棉袄登上春晚舞台。突然之间,所有人都在讨论人工智能。这无疑是一场有关国产人工智能的盛大演出。台上的戏一幕接着一幕上演,主角还在不断变化,谁也不知道下一幕又会有什么惊喜。

“偶像重新出现了,而他离我们如此之近”,编程猫的创始人李天驰说。李天驰和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一样,两人都是90后的科技创业者,同时也是朋友。就在去年,编程猫还和宇树科技谈过合作,希望通过图形化编程控制机器人。

作为一家少儿编程企业,今年是编程猫的第十年。也正是在这一年,编程猫正式转型为了人工智能教育企业。人工智能掀起的浪花,让所有人感受到了巨大的激励,更重要的是,信心回来了。

编程猫的成长,离不开李天驰的成长,也离不开他和时代、和深圳这座城市的共振。福布斯亚洲“30位30岁以下精英”,《财富》杂志“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2020年“十大深圳好青年”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见证了他的脚步。深圳市每年设立青年科技奖,奖金是50万,李天驰也是2021年的获奖人。

▲ 编程猫创始人李天驰。

“编程应该像‘游乐场’一样,充满乐趣和创造力”

从一开始,李天驰就怀揣着一种决心,想要把自己投入到时代的洪流中。

那是2015年,还在柏林工业大学留学的他,决定回国创业。新年前,他跟孙悦打了一通电话。两人是学计算机的同学,还一起拿过创业大赛冠军。正是在爱尔兰参加“互联网峰会”时,看到很多国外小朋友展示编程作品,他们萌生了做编程教育的念头。

那也是一个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年代。互联网行业对产业和人才的需求空前旺盛,编程是那个底层基础。整个社会都沉浸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还差3个月就毕业了,但两人决定提前辍学回来,“好像刚好赶上了每一个绿灯”。

李天驰8岁就开始自学编程。中文系的父母管得宽松,也很支持孩子的兴趣。小时候玩电脑游戏的时候,比起研究打法,他更热衷于探索和修改规则。“当我发现小海龟能画出正方形,那种感觉太美妙了。”2015年回国后,李天驰的第一个学员就是他的弟弟,那年弟弟正好也8岁。

回到深圳,李天驰和孙悦租下了一间居民楼。“年轻时不知天高地厚”,他们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煮泡面和改代码的日子。除了第一个学员是亲弟弟外,他们主要通过QQ找学生,用视频远程教学,就这样开启了最初的尝试。

陈婉仪就是那时加入团队的。当时还在读大三的她,偶然在校内网站看到招聘“小朋友加油师”的帖子,抱着实习尝试的心态报了名,去咖啡馆参加面试。当她走进这家“公司”,才发现那其实只是一个三室两厅的公寓:一个房间是李天驰的,一个房间是孙悦的,第三个房间是教学老师的;一个客厅由阿姨负责做饭,另外一个客厅的沙发茶几都被撤掉,成了课程制作的办公室。

“他(李天驰)跟我分享在欧洲看到的景象,在硅谷看到的样子,为什么回国做这个事业,我就这么听进去了,在机缘巧合之下就加入了。”现在回想起来,陈婉仪会觉得有点“奇怪”,但她当时还是被那个新世界打动了。另一位前来面试的伙伴最终也加入了团队,尽管陪同他来的亲戚都觉得,这个地方看起来太像“传销”公司了。

“小朋友加油师”,除了为学员提供课程辅导的支持以外,主要是为孩子们提供一些情绪支持和心理关怀,鼓励他们在编程世界里探索和创作。李天驰认为,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场所,更是自由创作的地方。这也是编程猫的教育初心——编程不应该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而应该像“游乐场”一样,充满乐趣和创造力。

设立“00后智囊团”,AI是属于年轻人的时代

新的课程研发正在推进。前来咨询的学员变多了,家长们还是有些疑惑,如果人工智能这么厉害,学编程还有什么意义?与此同时,公立学校的老师和校长们也充满好奇,在编程教育之外,还能不能利用AI去解决教学管理或者行政事务的难题?

“人工智能的边界其实是没有被大多数人理解的,所以我们这样的企业,刚好要普及这个东西,我觉得我们自身是不能傲慢的。”编程猫的联合创始人孙悦说。

作为公司的一把手,李天驰鼓励每一位员工都使用AI。他相信,人工智能会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提升效率,将人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预计今年年底,编程猫会实现员工每周只上四天半的目标。另外。公司还将设立“00后智囊团”,提拔至少一位年薪百万的00后副总裁。因为在他看来,AI是属于年轻人的时代。

更令人振奋的是,最初那些畅想,如今正在逐渐变成现实。早在创业初期,李天驰和孙悦就构想,能不能打破以老师作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模式,实现“让课主动找到学生”,做到千人千面。如今,借助AI大模型,这个梦想正加速实现。

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无法抛开AI只聊编程。编程可以算是人工智能的基础。随着人工智能迅猛发展,“低成本、高质量、大规模”的教育模式会成为可能。具体到授课上,虚拟教室也会成为知识传授和启蒙的重要场所,借助AI技术,学生能够获得量身定制的教学,而老师们也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情感连接中,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 编程猫机器人课展示。

微信在2015年已经是一个重要的分享渠道。李天驰推出了“硅谷奖学金”活动,在微信公众号发了两篇推文。“孩子,你敢不敢跟我去硅谷?”这样的内容,点燃了一波对编程的学习热情。最远的有来自加拿大的孩子,为此他们还搭建了第一个国外服务器。到2016年,编程猫的学员数量已经突破了十万。

后来,编程猫开发了自己的编程软件Kitten,又针对不同年龄段、各种认知水平的学生,推出了多语言、多平台的少儿编程软件。李天驰还将目光投向了B端市场,通过与中小学合作,提供编程课程、师资培训,以及免费编程软件平台,进一步推动编程教育的普及。

目前,编程猫的累计总用户数已超过3800万,服务全国近7万所中小学。他们不仅构建了完整的课程体系和编程教育产品,还编写了编程教育教材和教辅资料。编程猫还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达成战略合作,成为其官方合作伙伴。

▲ 李天驰是广东AI朋友圈一员。

“未来是属于科创型人才的天下”

“我们常常开玩笑,希望编程猫未来培养出两种人,一个梁文锋,一个王兴兴。未来是属于科创型人才的天下。”

李天驰曾经培养过各种各样的孩子。除了那些上清华北大的孩子,也有很天才的孩子,在十三四岁就上了百度的开发者大会,但因为偏科,最后去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还有的孩子没考上高中,但因为喜欢编程,在职校的第一年就拿了全国技能比赛的冠军。“这些孩子来自不同的背景,他们都能在各自的领域发光,我们应该允许一个多样化的发展路径。”

很多孩子或许不是没有成为“天才”的潜力,只是因为他们没有机会接触某些领域,从而没有被激发创造力。李天驰一直认为,所有教育的最终目标,都应该是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热爱。

对于90后来说,能否熟练使用搜索引擎,往往能在学习和工作中产生巨大的差异。而对今天00后而言,能否用好AI,同样会带来显著的不同。如果说,90后天然是互联网原住民,那么现在的孩子们,一出生就处在AI时代。

还记得在2018年,李天驰和一家机器人公司合作开发了一款产品,并向一所山区学校捐赠了一批。当时,有个孩子问:“机器人会梦见代码吗?”李天驰经常想到那个提问,如今,问题有了新的版本:“当AI比老师懂得更多时,教室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在人工智能时代,不懂得编程,就像不懂科学的古人一样,面对无所不能的AI,只能用‘神话’来猜测它的原理。”李天驰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写道。在人工智能跳跃式发展的今天,编程教育变得比过往更重要了。这背后,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批评、创造,以及人机协作的能力,一种对学习永无止境的思考与好奇的能力。

“提问的能力变得尤其重要。”严格来说,编程猫并不是希望找到特别喜欢编程的孩子,而是希望通过编程,让孩子们有机会找到自己的热爱。李天驰一直记得有一位患有脑瘫的小孩,他用脚编程,在全国青少年编程考试中,考了96分(满分100分)。小孩梦想成为IT工程师,他不断向目标靠近,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乐趣和成就感。

如今,优质的教育不再稀缺,教育的公平性正在逐步实现。李天驰一直认为,从知识传授和学习的角度来讲,“图书馆一直就在那里”,知识的大门始终为每个人敞开。

随着AI的发展,有人担心“文科无用”,AI会取代许多工作。但李天驰坚持,马车夫消失了,新的岗位却层出不穷。他有个同学在南方电网的人工智能研究院工作,过去,人们需要爬上钢索去巡检电线,每年都有人因此丧生。现在,有了无人机,不再需要有人在高空走钢丝。这意味着,把人工智能作为解放劳动的力量,人们才可以去做真正更值得的事情。

人们总在焦虑新技术对生活的冲击,担心沉迷互联网、AI会让孩子成为“垮掉的一代”,甚至被AI取代。但事实证明,永远都有更厉害的下一代。人总能学会驾驭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的潜能。

2025年3月9日,在编程猫创立十周年这天,编程猫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发起了“AI Day人工智能日”。过去,编程猫已向纳米比亚、刚果民主共和国、肯尼亚、泰国等国提供了免费的课程体系与软件技术支持,并培训了数百名国际教师,其中45%为女性。根据规划,未来每年3月9日,编程猫都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动,开展系列活动。

“我们想把AI带给每一个孩子,所以在企业创办日这天,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起做人工智能日。我们是发自内心地去说出这句话,我们认为我们的软件可以为全世界的孩子提供最好的(人工智能教育)。”李天驰说。

(受访者供图)

编辑 秦天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黄子芸)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