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补贴”正在成为电商平台争夺流量的核心战场,但低价狂欢的背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正面临严峻挑战。读特记者调查发现,大量消费者购买“百亿补贴”商品后问题频发——手机疑似翻新机、白酒掺假、商家关店跑路等。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近几年“百亿补贴”相关投诉超7.8万条,其中假货争议占比达5.7%。然而,消费者维权却时常陷入困境,平台与商家互相推诿责任的情况时有发生,消费者维权却常常要面对复杂的法律博弈。
为此,读特记者采访了广东信琅律师事务所的肖小月律师,为您提供实用的维权指南。
黑猫投诉平台截图。
情况一:商家以商品已拆封为由拒绝退货,怎么办?
有不少消费者投诉称,在某电商平台百亿补贴渠道购买手机存在质量问题,但商家以消费者已拆封为由拒绝退货赔偿。
黑猫投诉平台截图。
律师:不能以已拆封为由拒绝退货
肖小月律师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最高法司法解释,商品拆封不等于消费者放弃三包权利,即商品出售,如出现质量问题,销售者应承担修理、更换、退货(简称“三包”)的责任,不能以拆封为由拒绝退货。
特别提醒:建议消费者在拆封商品时拍摄拆封视频(证明商品原封状态)作为后续维权证据,则举证责任即转移至商家,商家需自证商品出厂合规,否则须履行退货义务。
同时,商家单方标注的“已拆封不退”条款因排除消费者主要权利,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七条,属无效格式条款。
消费者可向平台提交退货申请,若遭拒,凭证据链主张“退一赔三”及维权成本赔偿。经营者长期滥用此类条款可能涉嫌虚假宣传,面临市场监管部门“一案双查”及刑事责任风险。
情况二:商家跑路+保证金不足,消费者如何维权?
黑猫投诉平台投诉中有一百多条是关于商家关店跑路,保证金无法覆盖赔偿金的情况,电商平台称商家的保证金不足甚至未交,这导致“假一赔十”“非新赔三”等承诺形同虚设。
律师:商家若跑路,电商平台需承担连带责任
肖小月律师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及最高法司法解释,电商平台对商家资质审核及保证金管理负有穿透式监管义务。
若商家跑路且保证金不足,消费者可主张平台因未核验资质(如过期证照)或放任保证金空转构成“应知风险”,要求其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关键证据包括平台公示的“假一赔十”承诺截图(含时间戳)、商家入驻审核记录及同类投诉处理记录。维权时,消费者可同步向市场监管部门申请“保证金穿透审计”,并起诉要求平台在商家赔偿范围内全额补足赔付(突破保证金限额);若平台存在系统性风控失职,还可通过刑事控告(如帮助信息犯罪)施压。平台单方“保证金不足不担责”条款因排除消费者权利,属无效格式条款,且可能触发反垄断调查及失信惩戒。
律师支招:三步维权指南
肖小月律师表示,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二十一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八条,消费者可构建“证据链+程序行权+成本转嫁”三位一体维权体系:
一、证据保留
1、签收环节:全程录制未剪辑视频(含快递单号、外包装完整性、拆封过程);
2、商品瑕疵:使用司法鉴定机构认证的区块链存证APP拍摄商品细节(分辨率≥1080P),生成不可篡改的哈希值;
3、人身损害:如果商品对人身造成损害,保留全部相关证据;
4、原始凭证固定:需完整保留订单截图、商品外包装防伪码、物流单据等原始凭证、消费者与商家、平台沟通相关证据。
二、维权步骤
1、商家沟通:首先与商家沟通,要求退货、换货及赔偿相关损失(如有),同步保留相关证据。
2、平台投诉:如果商家拒绝,可以向平台投诉并提交相关证据。
3、权威鉴定报告:如需要第三方鉴定,消费者可以找有资质的第三方鉴定公司出具鉴定报告。
4、行政投诉:若电商平台和商家处理不力,消费者可向消费者协会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同步可以在黑猫投诉及相关平台曝光。
5、法律途径:如果前面依旧无法解决问题,消费者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果涉及假冒注册商标商品,依据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向公安机关控告商家及平台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三、主张维权费用
肖小月律师分析指出,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依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二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二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八条,可向商家或平台主张以下必要费用:诉讼费用(含案件受理费、财产保全申请费、执行费)、司法鉴定费、律师代理费、证据保全公证费、证人/鉴定人出庭必要开支(交通、误工补贴)、商品评估费及涉外案件公告费、翻译费;若涉及平台连带责任(如未尽资质审核义务),其需承担先行赔付义务,且惩罚性赔偿金计算基数可涵盖前述合理维权成本,最终由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八条对费用的必要性及关联性予以裁量确认。
《读特普法》是由读特客户端打造的一档法律科普栏目。本栏目中,我们将定期邀请深圳律师协会注册资深律师作为嘉宾,为公众深入剖析近期社会关注的热点新闻事件。
编辑 沈静愉 审读 张蕾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