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平台、一中心”,深圳海关强监管优服务成果颇丰

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慕冰
03-11 21:5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既优化运营成本又提高通关效率

3月11日,记者从深圳海关获悉,其创新实施“两平台、一中心”改革,即建设ERP智能化联网监管平台、非贸业务一体化平台和打造合成管控中心,成果颇丰。

深圳市康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物流部总经理吴淑君介绍,公司顺利通过海关对ERP系统的对接验收,如今海关能够直接查询到公司ERP系统里的出入库记录,并且允许公司根据生产管理的实际需要,自行核算保税料件耗用情况,在账册报核前再如实申报单耗。自从实施试点后,账册备案变更的工作量减少50%。作为智能显示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康冠科技在2024年进出口值突破百亿元人民币。

据了解,ERP智能化联网监管如同一个“数据猎手”,能够对企业生产、经营、仓储的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底层数据,直接抓取、按需取用、实时更新,数据具有真实、及时、完整的鲜明特征。通过与企业ERP数据的实时对接,海关关员在远程后台即可实现对企业的全面“体检”,让传统的实地稽查变成可以远程开展的“无介入”式稽查。

据了解,深圳海关对111家已对接的加工贸易及仓储物流企业,探索实施顺势盘点、耗料式核算、仓厂联动、视同已报备等联网监管创新,报关单申报量减少90%,企业核销时间压缩60%,企业人工、运营以及合规管理成本每月降低约400万元,保障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步入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的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场站,银色智能分拣轨道沿延展开来,数以万计的包裹在智能化分拣系统的精准调度下,沿着预定轨迹飞向全球各地。

顺丰速运深圳口岸关务负责人张诗浩向记者介绍:“非贸业务一体化平台上线后,公司通关运营在质量与效率上都实现大幅提升。清关单证处理流程得以优化调整,每天至少可以节省 3 小时以上的处理耗时。公司承运的快件查验率也明显下降,真正实现了高效合规通关。”

张诗浩所提的非贸业务一体化平台,打通邮件、跨境电商、快件从揽收到派件的实货物流全链条数据,海关关员轻点鼠标,就能清晰地看到每一个包裹的物流轨迹,实现物流一体化信息整合和追踪,准确识别和拦截高风险货物,叠加不断完善的通关流程,试点快件企业单证审核时间节省30%,整体通关效率提升15%。

据介绍,非贸业务一体化平台像一张严密的大网,将包括邮递、快递、跨境电商、旅游购物等多方面非贸易业务数据汇聚在一起,通过跨渠道分析、人物关联图谱和AI智能技术,将上述分散的数据像拼图一样拼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全景画像”。高风险的“人”“包裹”“商品”相互关联、联动印证,实现穿透式风险管理和分类分级监管服务。

非贸一体化平台上线应用后,极大地提高海关风险分析人员的分析效率,重复性作业减少、数据来源更丰富、分析功能更高效、布控作业更智能、查验作业也更加精准。此外,平台实现关企风险共防,可帮助企业在合规经营下提升运营质量,数据协同驱动效率升级,也助力公司既优化运营成本又提高通关效率。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窦延文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慕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