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 | 程平作品展《遇•园》11月28日亮相关山月美术馆

读特记者 尹春芳 文/图
2017-11-28 18:28
摘要

作为深圳本土优秀美术家推广工程第五期的入选艺术家之一,青年画家程平作品展《遇·园》日前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拉开帷幕。

作为深圳本土优秀美术家推广工程第五期的入选艺术家之一,青年画家程平作品展《遇·园》日前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拉开帷幕。此次展览共展出程平近年来创作的两个系列近三十幅油画作品,这些作品用写意的笔法、清冷的色调、富有个性的光影带领观众进入一种清冷、孤寂的写意世界。

据悉,此次展览由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承办。“深圳本土优秀美术家推广工程”是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于2011年发起的扶持本土优秀青年艺术家的项目。这一项目已经被列入深圳文联年度艺术家系列学术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未来五年发展规划中优秀青年美术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平台。在我市宣传文化发展专项基金的支持下,通过这样一个平台,为深圳的优秀青年美术家举办个人画展、作品研讨会,出版作品集,推出他们的创作成果,推介他们的艺术实践。目前,该工程已举办四期,成功推出32位深圳本土优秀青年画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作为推广工程2017年度入选艺术家之一,程平的油画具有西方形式表现和东方美学意趣双重特征。在程平自身风格的形成过程中,他从中国传统艺术中吸取了充足的精神养分,他的学养与内在气质是东方式的,儒家式的文人自觉。他作画的媒介是来自西方的,用油画把传统文人的忧患意识、苍茫的历史感以及关照现实的精神展现出来。因此,观看他的作品无论是从构图、色彩、技法和传达的精神都可以看到中国山水精神对他的影响,俨然与固有观念中的西方油画面貌有了质变,形成了自己的绘画语言特色。

此次展览展出程平的油画作品两个系列近30幅,分为《访·墟》、《遇·园》两个章节。程平的油画作品主题,基本锁定在他的家乡和身边的风光。在解读自己的作品时,程平认为,艺术家需要表达对世界对社会的思考,用画笔展现出来。他经常外出写生,与自然保持和谐节奏。他喜欢用“访”字来形容,作为一种有目的的语言探寻,访而习之益于思。这种与古意相会的地点,多数是一种废墟,既是空间意义上的无人居所,更多的指向一种精神存在。用他的话说,“墟”中的失落和悲哀是现实情境给我带来的思考后的表达。

在他的作品中,一处荒原、一间无人居住的房舍、一个园林的拐角都可能成为他绘画的题材。两三棵树,半间房,山水一角,迷迷蒙蒙,整个画面仿佛笼罩着淡淡的孤寂之情。它们没有太多炫目的视觉刺激,有的却是一种悠然情态。

他也乐于去探索绘画的媒介与语言。比如,在写生的时候,他会让水珠无意进入画面,造成一种偶然性的抽象感。他常以稀释如水的薄薄油彩绘制,利用画笔泼洒所造成的飞白、斑痕、淌迹来塑形,由于绘画方式的不同画面中带有别致的肌理效果,体现了他对画面的前期把控能力,随意中有控制。

策展人文祯非认为,程平油画作品是把中国写意精神巧妙融入西方油画语言的范例,反映了中国当代油画创作努力融合本土审美意识和绘画艺术传统的普遍取向。“他的风景油画并不刻意追求外光绘画所强调的光影效果,不拘泥于所谓固有色、环境色的表达,甚至也削弱了对塑造性笔触块面的讲求;他似乎更在意绘画的情趣,以至每每以朦胧的形色来造就画面上的散淡之美。在用色方面透着一种节制,色彩多数倾向黑白灰处理;然而,细细品味,其中有着丰富细腻的层次和趣致。

据悉,此次展览的展期将延续‪到12月3日‬。

编辑 黄子芸

(作者:读特记者 尹春芳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