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广东高院院长张海波:以规则引领保护科技创新

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03-09 17:0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3月9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以下简称“两高”报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高院院长张海波认为,“两高”报告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数据翔实、举措有力,客观展现了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取得的最新成绩,体现了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是弘扬法治精神、彰显制度优势、体现司法担当的好报告。

张海波表示,最高人民法院对广东高度重视,特别是张军院长对广东法院给予了全方位的关心和指导。2024年,广东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民生关切、着力服务支撑市场经济建设,通过严格公正办案、切切实实解决问题,积极应对各种冲击挑战,有力促进了厚植党的执政根基,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近日,最高法院与央视共同揭晓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4年度十大案件和十大提名案件评比结果,这批案件就是人民法院做实落细“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生动体现,其中广东法院有两个案例入选。特别是在服务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最高法院先后量身定制了一系列司法保障意见,比如先后出台了支持和保障“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发展相关制度文件,前不久还与司法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港资港法港仲裁”“澳资澳法澳仲裁”的司法解释、与司法部联合印发涉港澳仲裁制度文件,建立了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司法法律合作恒常对接平台等在内的多个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高院院长张海波(徐志毅 摄)

广东作为创新大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肩负重任,广东法院讲将如何为科技创新“撑腰”、为产业升级“护航”?

张海波表示,广东是一片创新的热土,拥有7.7万家高新企业,138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研发投入、专利数量等硬指标稳居全国首位,“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创新指数连续5年居全球第二。同时,广东作为全球重要的制造基地,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

广东法院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等重大战略部署,积极打造具有地域特色、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案例体系、规则体系,主动对接新兴产业司法需求,依法支持“硬核科技”“绿色科技”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断探索推动科技与产业互促双强的司法新路径,助力广东产业体系“抢占制高点、制胜新赛道”。

张海波认为,对于涌现出来的新技术、新业态,不能简单地按照传统标准作出裁判,而是充分考虑其创新性和发展潜力,树规则、明导向、促发展,做到“以新理念强内力、以新规则注活力、以新机制聚合力”。

“比如,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出台标准必要专利、网络游戏、数据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文件,及时回应移动通信、数字文娱、数据产业等领域的司法保护需求。加强对核心技术成果的保护。”张海波说,2024年,广东法院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量达8.8万件、约占全国四分之一,其中涉移动通信、高端芯片、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1.77万件。比如,在全国首例平台数据抓取交易案中,通过审理既划出了“数据高速公路”的安全线,又留足了产业发展的超车道,这个案例入选当年度全国十大知产案件;为破解专业技术调查“取证难”问题,广东法院建成并启用全国首个技术调查实验室,并邀请312名粤港澳大湾区专家组成“最强大脑库”,两年来技术调查官参与办理案件超3000件,为芯片设计、生物医药等前沿案件提供技术支撑。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温静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