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屡被提及,国际商事仲裁中心、人工智能辅助审判系统等深圳改革经验直接写进报告,展现了深圳加快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的担当作为。
这让在深全国人大代表备受鼓舞。他们表示,近年来深圳不断深化改革,以高效能司法助力打造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值得点赞。希望深圳不断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源泉,持续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深圳智慧与力量。
报告多处提及大湾区和深圳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今年将高质量推进立法工作,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等,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企业破产法等。围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大数据等新兴领域加强立法研究。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将围绕“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若干重要问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强侨务立法等开展11项专题调研。
“两高”工作报告均提及粤港澳大湾区。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回顾过去一年工作时写到: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司法法律合作对接平台,推动大湾区司法法律规则衔接;支持在大湾区内地九市登记设立的港资澳资企业协议选择港澳为仲裁地,明确深圳、珠海登记设立的港资澳资企业可协议选择港澳法律为合同适用法律。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还提出,在服务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持续提升涉外审判国际影响力,加强国际商事法庭建设,支持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海南建设国际商事仲裁中心,积极打造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
2022年7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部署在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广州市和深圳市、海南省开展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试点,支持试点地区建设具有高度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国际商事仲裁中心,打造一批国际一流的仲裁机构,提升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服务水平。
最高人民法院积极推进数字法院建设,研发应用人工智能辅助审判系统,推动科技创新与司法工作稳慎融合。
据了解,去年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上线运行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辅助审判系统,这是全国首个司法审判垂直领域大模型实现“人工智能+审判”深度融合,是深圳在“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融合应用领域的一个标志性示范,取得良好效果。
深圳司法领域改革成果丰硕
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深圳市委会主委常巨平表示,“两高”报告多处提到深圳,一方面说明深圳司法领域改革创新成果丰硕,含金量高;另一方面,也由此看到深圳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报告提到,加强国际商事法庭建设,支持深圳等地建设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常巨平表示,打造面向全球的国际商事仲裁中心是服务国家涉外法治工作和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环节。深圳国际仲裁院是深圳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张名片,15名理事中有60%来自境外8个法域,全球影响力持续提升。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和开展经贸合作,国际商事仲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新的起点上,希望深圳国际仲裁院继续在国际化、港澳合作上下功夫,市场竞争力和全球公信力不断突破,成为国际商事争议解决的优选地。
常巨平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向纵深推进和深圳企业出海步伐的加快,对法治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建议深圳进一步加强涉外法律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涉外服务法律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有力法治支撑。
为全国司法系统提供可借鉴经验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工商联主席、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也是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他说,无论是在国际商事纠纷解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还是数字法院建设方面,深圳都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为国家司法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陈志列举例说,深圳中院率先研发应用的“人工智能辅助审判系统”被写入报告,更是对深圳司法创新的肯定。这一创新成果不仅提升了司法效率与公正性,还为全国司法系统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展现出深圳在科技创新与司法工作深度融合方面的领先探索,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要体现。
陈志列说,深圳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在深圳创业的民营企业家,他深有感触。比如,作为创新之城,技术类知识产权纠纷呈多发易发态势,案件审理难度大,深圳法院紧密围绕“双区”建设的司法需求,把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放到服务保障创新驱动发展,形成了高效严格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系,为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司法力量。
持续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
“多项深圳司法创新被写进两高报告,是深圳经验再次得到国家层面的认可。”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会长、国众联集团董事长黄西勤说,法治是最好营商环境。近年来,深圳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深圳多项法治领域的改革创新被纳入综合改革试点经验,向全国推广。
如何持续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黄西勤认为,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要在强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中发挥更大作用。比如,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发挥立法引领作用,强化改革创新试点成果的推广和法律转化,为大湾区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和制度支撑。又如,以前海法院作为试点,扩大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范围,整合更多粤港澳律师专业资源,提升湾区整体专业服务水平。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铲屎官们,#携宠出行好物分享#开麦啦! 高铁能携宠,景区也友好,但各位铲屎官的出行装备跟上了吗?快来鹏友圈晒出你的携宠出行好物,无论是塞兜里的免洗脚垫、秒变豪宅的折叠箱,还是防社死的除臭喷雾,安利/避雷统统欢迎!带话题发布动态,一起解锁带毛孩看世界的快乐!晒好物+心得,优质安利直接上榜!
00:05
《2025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发布,深圳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三
00:14
#读特小记者# 在大梅沙海滨公园外,竟然有一架直升机嘟嘟嘟嘟地降落🛬到地面。🚁 直升机周围有绿化和灌木。 要知道,直升机通常用于运输、救援、观光等多种用途。 莫非这是用于观光的?真新奇!#读特小记者#
00:35
脱了制服,藏装一样可以驾驭👍💐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