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权威专家热情点赞文博会 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深圳智慧深圳力量

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 庄宇辉 李萍 何凡
2024-05-27 18:2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中国文化‘双子星’在深圳并耀。

“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5月23—27日在深圳隆重举行,这是在习近平文化思想首次提出之后举办的盛会,是文博会迈入新发展阶段、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届重磅展会;与此同时,作为目前国内最高水准、最高规格、最高层次的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如约而至。中国文化‘双子星’在深圳并耀。”连日来,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有关权威专家在接受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采访时纷纷表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希望深圳以文博会创办20年为契机,在新起点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高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旗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努力打造国际文化产业头部展,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深圳智慧深圳力量,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强大魅力。

图片

文博会人流如织,市民逛展热情高涨。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争当中外文化交流交融先锋

第二十届文博会开幕之际,在深圳举办的《2024中国·AI盛典》上发布的《咏春》概念片,瞬间点燃全场。在本届文博会上《咏春》IP衍生文创华丽亮相,吸引着海内外客商驻足观赏,更在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上引发热烈反响,专家为深圳原创舞剧《咏春》热情点赞。

“‘咏春热’持续升温,折射的是深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勇担新的文化使命的精彩实践,也是深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功探索。”光明日报原总编辑何东平表示,深圳要利用办好第二十届文博会等契机,向世界讲好深圳故事、广东故事、大湾区故事、中国故事,争当中外文化交流交融的先锋。

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副主席宋官林也表示,《咏春》创新性融合了国家级非遗与岭南民俗文化,以舞融武,链接传统与现代,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咏春》持续火爆出圈,充分彰显了深圳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推动文艺创作从“高原”向“高峰”迈进的奋进精神,唱响了新时代“春天的故事”。

“《咏春》在艺术上的成功,体现了深圳在优秀文化作品创作领域的出色创造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惠鸣表示,祝愿深圳勇立潮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发挥自身的科技优势、文化人才优势和数字文化创造领域的综合优势,努力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做出新的更大的深圳贡献。

深圳文博会创造了文化奇迹

“深圳文博会创办20年,创造了一项文化奇迹。二十年累计总成交额超2.8万亿元,累计展示海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展品200万种,累计交易展示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超7万个,辐射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何东平说,特别是第二十届文博会,以创办20年为契机,加大创新力度,着力提升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和数字化水平,打造了富有成效的展示和交易平台。作为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一项举措,本届文博会设立了“文创中国”专题展区,展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最新成果。这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我们要为深圳点赞!20年前深圳搭建了文博会平台,邀请全国各地来‘唱戏’。经过20年的努力,从起步到蝶变,文博会不断攀上新高峰。深圳不但经济崛起,更有文化昂首挺立,经济和文化发展和谐共振。”宋官林表示,第二十届文博会,在习近平文化思想2023年10月首次提出之后举办,是文博会迈入新发展阶段、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届重磅展会。文博会走过了20年的峥嵘岁月,在新起点再出发,方向明、起点高、内容实。

曾担任中国社科院文化和旅游部合作课题“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构研究”主持人的惠鸣也表示,作为我国文化创意产品走向世界的靓丽名片和窗口,本届文博会最鲜明的亮点是对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全面展示。本届文博会上亮相的大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题材和表现对象的文创产品,展示了以文化创意产业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融入当代生活、走向世界。

图片

文博会甘肃展区,乐动敦煌舞蹈震撼人心。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努力打造国际文化产业头部展

“文博会的接续举办,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连续在深圳举行,这是党中央对广东、深圳文化建设的肯定和期许。乘着国家级文化盛事的东风,深圳要高擎习近平文化思想旗帜,奋力在推进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担当作为。”何东平表示,深圳要勇当改革开放文化的先锋、中外文化交流交融的先锋、文化传承创新的先锋,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努力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深圳故事,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强大魅力。

图片

文博会10号馆,印度细密画吸引市民围观。深圳特区报记者 赖犁 摄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国文化‘双子星’在深圳并耀。未来,深圳应勇当新时代新文化使命先锋,努力把文博会打造成为国际文化产业头部展,不断以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的最新实践和成果,引领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深圳最大贡献。”宋官林表示,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希望继续夯实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和底色,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桥头堡;此外,第十五届全运会明年将在粤港澳举行,希望深圳抓住这次契机,促进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

惠鸣也表示,希望深圳以文博会创办20年为契机,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努力打造国际文化产业头部展,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深圳智慧深圳力量。一是充分发挥并不断加强深圳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新质生产力优势,在引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新质生产工具研发、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和企业组织形态创新等领域发挥更大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从源头上加强文化创意生产工具、产品形态和设计思维的原创性,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占领全球竞争的制高点。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王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 庄宇辉 李萍 何凡)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